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黠鼠賦

黠鼠賦

[宋代]: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黠鼠賦譯文及注釋

  蘇子嘆了口氣說:“真是奇怪啊,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關在袋子里,袋子很堅固、老鼠不能夠咬破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夠咬的時候咬破袋子,用假裝咬袋子聲音來招致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憑借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生物中沒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馴服神龍、刺殺蛟龍、捉取神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后主宰他們,最終卻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這只老鼠的計謀中,吃驚于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坐下來,閉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對我說“你只是多學而記住一點知識,但還是離‘道’很遠。你自己心里不專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擾、左右,所以一只老鼠發出叫聲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幫它改變困境。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碧玉時不動聲色,而在打破一口鍋時失聲尖叫;人能夠搏取猛虎,可見到蜂蝎時不免變色,這是不專一的結果。這是你早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著筆,記下了我的文章。

注釋

黠:狡猾。

嚙:咬。

拊:拍。

止:使……停止

橐(tuó):袋子。

嘐(jiāo)嘐聱(áo)聱: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聲音。

見閉:被關閉。見:被 。

發:打開。

索:搜索。

穴:咬洞,這里作動詞用。

致:招引。

擾龍伐蛟:擾,馴服。伐,擊,刺殺。此處指“擒”。

登龜狩麟:登,捉取。狩,狩獵。

君:統治,這里作動詞用。

見使:被役使。

墮:陷入。

脫兔于處女:起初像處女一樣沉靜(使敵方不做防備)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樣突然行動,使對方來不及出擊,這里指老鼠從靜到動的突變。

烏:何,哪里。

蠆(chài):蝎子。

俛(fǔ):俯下身子。

參考資料:

1、遲文浚,宋緒連.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 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299-301

2、賀新輝.全唐詩鑒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2619-2621

黠鼠賦鑒賞

  本文是蘇軾少年時代寫的一篇詠物賦。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讀者于詼諧的敘述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詭計逃脫的事,說明一個道理: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變所左右。《黠鼠賦》,看其表面題旨當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即使聰明,也須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否則將“見使于一鼠”的道理。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避免將兩者區分開來,而游於萬物之外。

  第一段敘黠鼠橐中嚙咬及墜地逃走的始末。在這一段里,作者賦鼠之黠是虛實相因,老鼠出場不多,直賦其形的只是裝死、逃跑,但是老鼠之黠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通過它的對立面——人來完成的。作者賦鼠之黠,穿插寫人,不僅使文章生氣勃勃,跌宕起伏,意趣橫生,無呆板之跡,更重要的是為詠物寓理做了開拓。

  第二段通過分析老鼠騙人逃脫的伎倆,寫作者悟出鼠的狡滑,感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騙。這一段于全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該文是蓄理于敘事之中,這一段則是由敘事轉入說理的橋梁,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是由老鼠的行動推想它的動機,足以說明老鼠之“黠”;接著又從人能降四物,可見人比老鼠要高明,但卻遭到老鼠的暗算。這就不得不叫作者步水溯源,于是就自然地過渡到下面推原一段,而且顯得天衣無縫。

  第三段寫人為物所用的原因,在于志不凝,心不專。揭示中心:自己不能與自然萬物合一,反而受外物左右,這是人被老鼠欺騙的真正原因。這一段是全篇重點之所在。也就是說,作者賦鼠的真正目的在于此。前人談古文的寫作時,談到“小題大作法”。就以此篇為例,也正是因為一只老鼠引起了一番哲理的闡發。最后兩句交待了《黠鼠賦》的寫作由來,是有感而發,即事成篇。在收筆之處,作者以平淡之語寫來,雖語樸而情真,綰合敘事之始末。從文章布局來看,于人物也有必要的交代,顯得特別嚴謹。結穴處,我們看到蘇子、童子為黠鼠而忙碌,與題目《黠鼠賦》又息息相關。

  此賦文字簡短,僅有二百八十余字。但卻洋溢著濃厚的情趣,又滲透著深永的哲理。讀之若身臨其境,看到了老鼠的一次精彩表演,又好象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哲學課,真可謂“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尋味。就其思想內容來講,已遠遠超出賦鼠本身。它借一只黠鼠利用人的疏忽,狡猾地逃脫的日常小事,引出了一番議論。從而說明一個道理:最有智慧的人類,倘能精神集中,發揮智力,便能搏猛虎,役萬物;如果精力分故,懈怠疏忽,就難免不”見使一鼠“,變色于蜂蠆。在藝術表現上,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趣幽旨深。讀此賦,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很有情趣。既有如讀寓言的一覽欲盡的吸引力,又能啟發一個人的推理動機。文章的布局結構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敘事與說理的密切結合,敘事為說理張本;其次是人、鼠活動穿插其間,使文情錯落,不直不板。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

宋代韓淲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遠,經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滿江紅

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踏莎行 其一

清代程頌萬

柳外斜陽,花間斷夢。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闌六曲有人憑,蒼苔暗補閑階空。

癡絕蜂忙,嬌回鶯哢。憐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紈扇索題詩,回頭半露釵梁鳳。

贈項子全

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次韻學士兄秋初 其三

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縱。

春郊書事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