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徐干的詩 > 答劉楨詩

答劉楨詩

[魏晉]:徐干

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答劉楨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與您分別時間還不久,經過的時間還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這愁緒就像多年沒見一般。

雖說(我倆)相距近在咫尺,(相見)卻難如越過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樣的昌盛繁茂。

注釋

劉楨(170?—217),字公干,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人,漢魏之際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為曹操掾屬。其五言詩風格道勁,語言質樸,當時負有盛名,后人以他與曹植并舉,稱為“曹劉”。作品已散佚,明人輯有《劉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對劉楨的尊稱。無幾:表示時間過去不久。

所經:經過的時間。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篤(dǔ):深厚,真誠。

三春:多年。三,虛指多數。春,指年,古代常以季節名代表年。

咫(zhǐ)尺:比喻距離很近。咫為古代長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涉:度過,越過。九關:九重天門。關:閉門的橫木,這里指門。

陶陶:和暖的樣子。朱夏:夏天。

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李明忠主編.《濰坊詩詞》:齊魯書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頁

2、吳云,冀宇選注.《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頁

3、唐滿先編注.《建安詩三百首詳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12:第272頁

4、吳云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頁

5、韓格平著.《建安七子詩文集校注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頁

答劉楨詩創作背景

  劉楨因平視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為服苦役。在服刑期間非常想念徐干,就給徐干寫了《贈徐干》,以表達對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讀了劉禎寫的贈詩后,就寫了這首《答劉禎》來回贈劉禎,同樣表達了對劉禎的思念之情。

參考資料:

1、吳云,冀宇選注.《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頁

答劉楨詩鑒賞

  “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寫分別之日并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天。這兩句為后面寫二人感情之深做鋪墊。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我對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雖然分別沒幾天,但我的感覺如同分別了好多年那樣漫長。此句明顯套用《詩經·王風·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之詩句的意境。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這里將相距之近與相見之難對比,更加重了對友人的思念。劉楨《贈徐干》“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我獨抱深感,不得與比焉”之句,二人處于不同的部門:劉禎因罪被拘禁,而徐干為官在西掖園,兩地很近,但兩人卻無故不得相見,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難涉九關之嘆。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說,盛陽的夏季,草木是那樣的昌盛而繁茂。全詩前六句寫情,結尾兩句寫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詩人與劉楨情誼之綿長,融情于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表現出無限的回味和深長的意境。

  這首詩明白如話,無絲毫矯揉造作,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詩歌以“與子別無幾”領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極寫相思之深;以“雖路在咫尺”與“難涉如九關”相對比,續寫相見之難。在相別與難見的內心情感矛盾沖突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詩只有八句,四十個字,從其所表達的形象的生動性和情感的豐富性中,可見詩人之功力。

徐干簡介

唐代·徐干的簡介

徐干

漢末文學家、哲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其著作《中論》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文化學者影響深遠。

...〔 ? 徐干的詩(9篇)

猜你喜歡

舟行

宋代趙蕃

下水復上水,暮秋仍早秋。

暫歸非去吏,觸緒苦添愁。

豐湖 其三

明代陳子升

長堤猶憶直如弦,學士蒙恩剩賜錢。窺月似分橋廿四,徙溟誰擊水三千。

清塵漠漠銀魚影,碧草深深石馬煙。已覺春風懸荔顆,攀枝全借燭龍然。

送客歸閩

明代張弼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詠懷

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田家謠

宋代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

農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其二

明代于慎行

別業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