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吳激的詩 >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

[宋代]:吳激

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

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夢里天上,金屋銀屏。歌吹競舉青冥。問當時遺譜,有絕藝鼓瑟湘靈。促哀彈,似林鶯嚦嚦,山溜泠泠。

梨園太平樂府,醉幾度春風,鬢變星星。舞破中原,塵飛滄海,飛雪萬里龍庭。寫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對一窗涼月,燈火青熒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金國都城會寧府遇到一位年老的宮姬,善于彈奏琴瑟,她對我說她曾經是北宋教坊的梨園弟子,我有感而發寫下此詞。

我獨自漂泊在天涯海角,感嘆漢代林苑、秦時宮殿,如今已經荒蕪,只剩墜落的寒露和紛飛的流螢。夢中來到天上人間,滿眼是金色的房屋,銀色的畫屏。歌聲伴隨著樂聲,回蕩在青天。老姬彈奏舊時宮中的樂譜,她鼓瑟的技藝高超,可與湘水之靈媲美。彈奏的既迅疾又悲涼,琴聲猶如林中的黃鶯,發出嚦嚦鳴聲,又如山澗傳來的泠泠水流聲。

在梨園彈奏著太平樂府的時光,她曾度過自己的青春,現在她年華已老,兩鬢斑白。戰亂攪破了歌舞,戰塵飛揚,滄海桑田變幻,萬里江山,一片飛雪茫茫,在這北方幽怨的胡笳聲中,老姬人已憔悴,不再像畫中人般的美貌。我聽罷她的演奏,酒已漸醒,只有自己對著窗外冷冷的月光,屋里青色的燈火微微閃爍。

注釋

春從天上來:詞牌名。 調見《中州樂府》,吳激自度曲,雙調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韻,后段十一句五平韻。 此調以吳激詞為正體,若張翥詞之多押一韻,張炎詞之添字,周伯陽詞之減字,皆為變格。 此詞牌《欽定詞譜》收四種變體,《全宋詞》錄有三首。

會寧府:指金國都城,舊址在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

梨園舊籍:梨園是唐玄宗培養伶人的處所,后世因稱戲班為梨園,稱吸取演員為梨園弟子。這里是指白發宮姬原籍北宋教坊。

漢苑秦宮:漢苑即漢代上林苑,秦宮即秦朝阿房宮。

青冥:指青天。

湘靈:即湘水之神,傳說善鼓瑟。

嚦嚦(lì lì):狀聲詞,形容鳥叫聲。

泠泠(líng líng):狀聲詞,形容水流聲。

太平樂府:泛指樂曲。金朝戲劇院本盛行,當時已有太平樂府之稱。元人楊朝英選輯的《太平樂府》九卷,即元代散曲的選集。

龍庭:匈奴單于祭天的場所。也指匈奴的王庭,據說匈奴俗尚龍神,因而得名。

胡笳(jiā):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傳說由漢代張騫從西域傳入,其音悲涼。

丹青:指圖畫。

青熒:指燈光。

參考資料:

1、黃兆漢.《金元十家詞選》.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1996.11:第15頁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創作背景

  吳激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奉使到金,被強留不遣。詞人異國飄零,心懷抑郁,心中情感猶如孕育于地下的巖火,一觸即發。所以,當他在會寧府(金國都城,故址在今黑龍江阿城縣南的白城)遇見流離在北方的宋國宮姬,重聞故國承平之曲時,他寫下了這首哀婉痛絕,極盡纏綿悱惻之致的詞作。

參考資料:

1、魯文忠.《中國古代音樂詩200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07:第48頁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鑒賞

  詞的小序昭示了詞人靈感激發、感而賦詞的創作契機。

  上片“海角飄零”一句,描繪現時飄泊異鄉、凄涼身世之狀,既寫自己,亦寫姬人。語雖無奇,卻極沉痛,非國破家亡、顛沛流離者不能道出,這句是全詞情思感發的中心樞紐,詞人的千愁萬感,詞作的千情萬狀,率皆由此生發而來。接下來五句措以虛筆,寫故國歌舞升平,恍若夢里天上一般。“金屋”,華麗住宅,“銀屏”,銀色的屏,二句極寫帝王生活的奢華、淫糜,類似于“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李白《妾薄命》)的故事和白居易描寫楊貴妃“珠箔銀屏迤邐開”(《長恨歌》)的名句,暗諷之意頓現。詞人點化這些歷史典故,虛筆點染,借以代指本朝故事,寓意便非同尋常:一來將宋君亡國同秦帝漢主唐皇帝的荒淫誤國聯系在一起,擺在同一層面上進行反思,暗含譏刺之意,批判深刻,二來又將這種切身之感和故國之思推宕得很遠很遠,恍如緬懷秦皇漢武歷史陳跡一般,再著以“墜露飛螢”繪虛清縹緲、忽閃迷離之狀,“夢里天上”寫亦真亦幻、虛實相間之境,便將這種深沉的歷史反思和剜心切膚的身心感嘆藏鋒斂跡起來,表面上似乎是淡語、景語,以虛筆出之,而實際上,虛幻之表下掩藏著沉重的歷史意境。“問當時”以下諸句轉寫姬人,故國老姬,身懷絕藝,善鼓琴瑟,猶記當年遺譜。而揮手鼓瑟所彈皆為哀惋之音,既似黃鸞嚦嚦,又似山泉叮咚。這里,懷絕藝、善鼓瑟,盛贊姬人美質,林鶯嚦嚦、清泉泠泠,比擬琴瑟好音,而“遺譜”“哀彈”,恰似一層薄霧輕紗,籠罩在尚未顯露的明亮基調之上,使之呈現出灰蒙陰霾之色,滲透出綿延無盡的哀絕情思。故國情思的魂靈,激越著身世哀感的熱血,貫注在清亮似黃鶯流轉、清越如山泉潺湲的琴瑟好音當中,殷殷呈現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美感。

  下片開始,經過形式上的停頓、過渡,詞人的情感波瀾微息,意緒漸生。他冷靜地冋顧了姬人的遭際和故國的衰亡。歌舞升平,醉生夢死,幾度風雨變幻,而今身世浮萍,鬢變星星;山河破碎,二帝被擄,幾經干戈擊撞,而今家國易主,干戈飄零。“塵飛滄海”是化用了有關麻姑的典故,“東海三為桑田”,所以“圣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見葛洪《神仙傳》)。“龍庭”,指金人王庭,這里,詞人沾濡著深沉的反思意緒,描繪出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統治的滄海桑田的巨變,意思恍惚,措筆凝重,在風云變幻、歲月飄搖的更替之中,漸漸嶄露出了山河破碎、物是人非的境況,滲透出不勝凄愴的氣氛。接下來“寫胡笳幽怨”三句,再將筆墨集中到姬人身上,當年花容月貌一般的美姬,飄零異國他鄉,蹉跎無情歲月,如今已是身心憔悴,人老珠黃,再也沒有圖畫一般的美貌。這本身就是一幅圖畫,一幅浸潤濃郁故國之思的美人遲暮圖,它幽然喚起了一種象征,一種國家興衰的象征。因而,它同“舞徹中原,塵飛滄海,風雪萬里龍庭”的狂歌爛舞、滄海桑田、金人一統天下等畫面交織疊印在一起,便顯得哀惋痛絕,寓意深廣。從個人的遭際中折射了國家的破亡,在人生的感喟中涵濡了世事的渺茫,國家興衰的象征意義愈加明晰。而結尾文處一句輕飄之言,又把讀者帶到真正的現實,涼月、青燈,一切都已成陳跡,恍然如一場春夢。

  此詞最大的特點是運筆巧妙,對比強烈。夢里天上,金屋銀屏,而現實卻是國破家亡,今昔難比。往日美姬成憔婦,昔日佳音為遺曲。強烈的對比、強烈的情感,體現了詞人對于國家滅亡的痛惜,自己晚年飄零異鄉的孤獨。

吳激簡介

唐代·吳激的簡介

吳激(1090~1142)宋、金時期的作家、書畫家。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

...〔 ? 吳激的詩(46篇)

猜你喜歡

黃河南岸見梨花二首 其二

明代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將冠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柜書。

戊寅正月壽張華東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訂觀海之約 其二

明代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

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

詠貫華閣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