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馮子振的詩 > 鸚鵡曲·夷門懷古

鸚鵡曲·夷門懷古

[元代]:馮子振

人生只合梁園住,快活煞幾個白頭父。指他家五輩風流,睡足胭脂坡雨。

〔幺〕說宣和錦片繁華,輦路看元宵去。馬行街直轉州橋,相國寺燈樓幾處。

鸚鵡曲·夷門懷古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生能居住在開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幾位白發老頭,談笑風生,快樂何似。他們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過慣了京城的安穩日子。老頭兒們閑話起宋徽宗宣和年間,汴京城花團錦簇,繁華之至。

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們都涌上御街去觀賞燈市。從馬行街直轉至州橋,處處火樹銀花,耀如白日;更有幾處燈樓格外壯觀,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國寺。

注釋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東城門,后遂成為開封城的別稱。

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園囿,位于今開封市東南。

胭脂坡:唐代長安地名。

宣和:宋徽宗年號,即1119年至1125年。

輦路:天子車駕常經之路。此指汴京御街。

馬行街: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地名。州橋:又名汴橋、天漢橋,在汴京御街南,正對皇宮。

相國寺:原為北齊建國寺,宋太宗朝重建,為汴京著名建筑,其中庭兩廡可容萬人。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鸚鵡曲·夷門懷古

鸚鵡曲·夷門懷古鑒賞

  起句“人生只合梁園住”,是模仿唐人張祜的“人生只合揚州死”(《縱游淮南》)的故作奇語。接著,以“幾個白頭父”的閑談和回憶,來支持這一結論。這其實就同唐詩的“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一樣,表面上是撫今追昔,實質上卻充滿了年光飛逝的滄桑之感。

  上片出現了“胭脂坡”的地名,這原是唐代長安城中的一處所在。作者移入“夷門”,正是為了影射出此地在北宋時期作為全國都城的事實。同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而曲中強調“他家五輩風流”,這“風流”無疑是屬于宋代汴京的全盛時期。換句話說:“白頭父”們是在演說和追念前朝,他們雖不是遺民,但父祖輩對于故國的愛國情感卻一代代傳了下來。這在元代是忌諱的,所以曲中的“快活煞”三字,只是作者使用的障眼法。

  白頭父談話的主題是“說宣和”,而且著眼于其時的“錦片繁華”。作為具有典型性的例證表現,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觀燈。北宋汴京的元宵燈市,是天下聞名的,其時張燈結彩,火樹銀花,金吾不禁,連大內前的御街,也任由百姓和行人來往觀賞。“輦路”、“馬行街”、“州橋”、“相國寺”……“白頭父”們如數家珍,表現出強烈的緬懷和神往。“宣和”是“靖康”前的年號,也就是宋徽宗在禪位做太上皇前的最后幾年,下距北宋的滅亡已近在咫尺。老父們對他荒政失國的過失未予責備,卻津津樂道他在元宵燈節的與民同樂,并以此作為“人生只合梁園住”的一則論據,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元代漢族百姓的民族情緒。“錦片繁華”在作者的時代已成為歷史陳跡,詩人“夷門懷古”的用意與心情,可以想見。

馮子振簡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猜你喜歡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重陽侍老人飲

宋代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游碧玉洞

區必傅

杖策恣邀游,相從在浚谷。洞口白云生,天際巖如屋。

瀑布掛崖間,飛空作碧玉。長侶江流聲,還如煙霧簇。

題王叔毅畫

宋代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步虛詞二十三章 其十四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挽卜憐吉歹河南王

陳益稷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紫薇留種繼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