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鷓鴣天·和昌父

鷓鴣天·和昌父

[宋代]:辛棄疾

萬事紛紛一笑中。淵明把菊對秋風。細看爽氣今猶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語言工。三賢高會古來同。誰知止酒停云老,獨立斜陽數過鴻。

鷓鴣天·和昌父鑒賞

這是一首抒情詞,是抒寫自己歸隱情趣的。它以“三賢高會”為樞紐,寫作者同趙昌父、陶淵明的神交,并以淵明自許,寫得若即若離,如夢如幻,動人之至,亦傳神之至。

對于陶淵明,作者將其視為異代知己。在人品與詩品方面,趙昌父和陶淵明頗多相似之處。據劉宰昌父墓志說:先生在太和,便座有齋,榜曰思隱。蓋當筮仕之初,已有山林之思。在官清苦,唯以賦詠自娛。以是受知于鄉賢楊萬里。贈詩有云:“西昌主簿如禪僧,日餐秋菊嚼春冰。”“勸渠未要思歸隱,且與西昌作好春。”又贊云:貌恭氣和,無日下推敲之勢;神清骨聳,非山頭瘦苦之客。一笑詩成,萬象春風。劉后村跋其詩云:近歲詩人,惟趙章泉五言有陶、阮意。(轉引自《宋詩紀事》卷五十九)可見趙昌父在淡泊名利、思歸山林方面同陶淵明何其相似!

這首詞大約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寫成的。詞的上片詠嘆陶淵明。開頭兩句寫陶淵明的超脫與情趣。言人間萬事,紛紛擾擾,陶淵明一笑了之,而于蕭瑟秋風之中,把菊東籬,聊以自娛,的確如作者在另外的詞中所說“縱無酒,成悵望,只東籬搔首亦風流。”(《木蘭花慢》)“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念奴嬌·重九席上》)何其瀟灑,又何等風流。“須看”二句寫陶淵明的凜然生氣。言陶令雖然作古,但仍生氣勃勃,和南山一樣萬古長青,永存于天地之間。真可謂陶淵明的異代知音,如陶令泉下有知,定當興奮不已。詞的下片寫“三賢高會”。據有關史料記載,自漢至唐以三賢相稱者代不乏人。韓愈《后漢三賢傳》以王充、王符、仲長統為三賢;司空圖《三賢傳》以房玄齡、李靖、魏征為三賢;宋人賈黯以謝絳、范仲淹、孫甫之翰為三賢;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故作者在下片開頭說,作為古圣先賢,作為古今詩人,情趣和意味高尚,語言訓練有素,古往今來,無不如此。而作者同趙昌父、陶淵明,作為“三賢”也是如此。表現了作者和趙昌父在淡薄名利、樂于歸隱諸方面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因而詠陶淵明也就是詠趙昌父,也是詠自己,是二是三,已達到渾然莫辨的境地。“誰知”二句寫對趙昌父思念之意。淵明一生嗜酒,因“抱病多年”,不能不止,在這點上作者與之相同;淵明賦《停云》詩,以表達“思親友”之意,而作者以停云名堂,且隱括淵明《停云》詩入詞,與陶淵明也完全相同,因知所謂“止酒停云老”指陶淵明,也是作者自指。所以這兩句實際是說有誰知道我辛棄疾獨立斜陽,細數過鴻,企盼得到你趙昌父的來書呢?這形象是多么鮮明生動,這友誼是多么深厚真摯,而作者卻把深厚的友誼寄寓于一句淡淡的情語之中,又是多么婉轉含蓄,耐人尋味!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李廷臣通判蔡州

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

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

挽趙秋曉

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

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

葛嶺

清代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夜聞洛濱吹笙

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華亭道中

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海上雜詩 其一

汪精衛

朝暉流影入云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托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