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宗元的詩 >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唐代]: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于永貞元年九月詩人被貶永州,如今北歸走了四千里,從永州回到了長安。

朝廷下詔許可在暖和的春天返回京城,在回途的官道上兩旁處處開放了新花。

注釋

灞(ba壩)亭:灞水邊上的驛亭。灞水在長安城東二十里,驛亭是古代供行旅途中休息的地方。

十一年前:指公元八前。五年詩人被貶離開長安的時間。南渡:指被貶到永州。

四千里外:永州北距長安約四千里。四千里:《舊唐書·地理志》:“江南西道永州,在京師南三千二百七十心里。”這里說“四千”,是舉其成數。

許:許可。

逐:跟隨。

陽和:暖和的春天。

驛路:官道,古時供傳車、驛馬通行,沿途設有驛站。

參考資料:

1、高學良.通信典故:人民郵電出版社,1986年06月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創作背景

  柳宗元在公元八一五年初被唐憲宗從永州召回。進入長安前,他在灞亭上寫了這首詩,表達了他渴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實現革新理想的政治熱情。

參考資料:

1、中國人民解放軍五二九六一部隊 河北師范學院中文系.法家詩歌選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76年04月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鑒賞

  頭兩句是說,11年前被貶于4000里外的永州,此時終于回來了,語含喜悅,也有感慨。后兩句借用景物來描寫回京路上的歡快心情。春光,鮮花,是實景,但也是作者心理狀態的反映。這樣借景抒情比直接敘述更加生動,真切。末句“處處新”三字用得精當,值得好好體味。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這里看來是對事實的描述,其實精煉地概括了詩人復雜和激動的情感。其中包含著他對當年遭受貶斥的憤懣,對長期放逐生活的回憶,以及重回長安時的激動心情。交集的百感凝聚在詩句的樸素描繪之中,增強了抒情力量。

  “詔書”使他伴隨著溫暖的春天一同回到長安來,路上的景物明媚喜人。“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朝廷詔返京城,又是紅這陽春季節,驛路上花開簇簇,既清新又溫暖,此時面對此景,再有一步就可邁入長安東城門的詩人不能不深感激動、喜悅,激動、喜悅而不明說,僅用“處處新”三字來見意,便勝過了萬語千言。因此“驛路開花處處新”,這是詩人自己精神狀態的寫照,反映出詩人的愉快心情和愿望。這是寫花,更是寫人,是將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來表人之情意,含蓄蘊藉而不失自然流轉,堪稱得體。

  然而儒法兩條路線的斗爭是不可調和的,事實上,頑固保守勢力并沒有放松對他的打擊,他回到長安后所得到的卻是再一次貶逐。所以,詩篇在抒發他的戰斗理想的同時,也表現出他對大地主頑固派的反動本質缺乏認識,對頑固派頭子唐憲宗始終存有幻想,反映出詩人自己的階級局限性。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 柳宗元的詩(193篇)

猜你喜歡

揚州懷古十六首 其一

清代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惹愁。

紅棉寺次韻

清代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吳興南門懷古

明代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中巖封崇寺

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贈性甫

邢參

僦卻樓居恣賞春,臨溪更得采香蘋。一瓢醴酒常浮月,數篋遺書不受塵。

靜語未嘗關世務,醉眠多是任天真。耆年無恙貧無慮,絳帳傳經喜有人。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

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