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遠的詩 > 聽話叢臺

聽話叢臺

[唐代]:李遠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聽話叢臺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個朋友剛剛從趙國回來,說他曾經登上過古代的叢臺。

站在叢臺上極目遠眺,白云綿綿,飄在襄國上空;繁茂的綠樹順著張恪彎曲的河道蜿蜒而來,經過叢臺的腳下;

叢臺上卻叢臺上,山鳥啼鳴,野花盛開,綠苔遍地,一片荒蕪。

早已看不見當年金輿玉輦來往的痕跡,只有在風雨的見證下不斷生長的綠苔。

注釋

聽話:聽人論事 ; 叢臺:在今河北邯鄲市內。相傳戰國時趙武靈王(前325—前299)為閱兵和歌舞而筑。

襄國:古縣名,位于河北邢臺西南。該句又衍“云遮襄國無邊盡”。

漳河:位于邯鄲市南方。該句又衍“樹繞漳河掌上來”。

弦管:管弦樂器,代指音樂。

輿:車,亦指轎子 ;輦:用人推挽的車。秦漢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車;金輿玉輦:此指趙武靈王寵愛的惠妃,常攜其登臺玩樂。

參考資料:

1、潘百齊著。《全唐詩精華分類鑒賞集成》.天津: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9頁

聽話叢臺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任職京師之時,具體時間不詳,是詩人聽友人談論叢臺而作。 

參考資料:

1、繆鉞 ,張志烈主編.唐詩精華:巴蜀書社,1995.06:第779頁

李遠簡介

唐代·李遠的簡介

李遠,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善為文, 尤工于詩。 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 與許渾齊名, 時號 “ 渾詩遠賦”。

...〔 ? 李遠的詩(40篇)

猜你喜歡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

宋代吳說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

攜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

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

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返照

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絕句六首

王跂

花朵正憐多鞢,柳梢偏愛小差池。

陶潛狹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訴礙眉。¤

答建士謝旿二首

宋代劉克莊

贄余一兩卷,覽罷恍然驚。

老子猶堅壁,偏師忽劫營。

長安四時辭四首 其四

明代胡應麟

紅袖炙瑤笙,夜醉平原館。拂曙共鳴珂,天街雪花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