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帝子歌

帝子歌

[唐代]:李賀

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

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

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魚白石郎,閑取真珠擲龍堂。

帝子歌鑒賞

  這是李賀詩中較為難懂的一首,歷代各家對此詩的解說可謂五花八門。具有代表性的有三說。

一、長生說

  清代的王琦認為“此篇旨趣全放楚辭九歌,會其意者,絕無怪處可見”。他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人們為了長生祈求湘神彈琴以迎帝子,以冀望其神之來格以及帝子之不肯來格,景象寂寥的情景。同時他根據《山海經》中的一段話指出詩中的帝子是天帝之女,而非《楚辭》所稱堯女之帝子。近人在《李賀詩集》中也指出此詩的主題是祈求長生,“首二句說月明雁啼,水天相映,是先就其地描畫一下清空幽冷的光景。三四兩句說,世間雖有求不死之藥,只有求水神去迎接帝子下降,賜以長生。后四句說山頭老桂散發幽光,水中雌龍怨呤,不見神來,惟見群魚隨著小神馳走,不得已只好姑且把珍珠投獻,祈神鑒祭其誠,或能賜以降臨。”但葉蔥奇認為帝子是死為湘水之神的堯之二女。

二、諷刺說

  姚文則認為這是一首諷刺詩。“元和十一年秋,葬莊憲皇太后。時大水,饒州奏漂失四千七百戶。賀作此譏之,云憲宗采仙藥求長生,而不能使太后少延。九節菖蒲石上死,則知藥不效矣。帝子指后也。后會葬之歲,復值鄱陽秋水為災。豈是湘妃來迎,桂香水寒,雌龍懷恨,相與送奏哀絲耶?”

三、對比說

  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注》則說“似為公子之為女道士者,玩末二語褻瀆見之。題曰帝子,本《九歌》稱堯女者。‘湘神彈琴迎帝子’以上四句,詠上古二妃之幽貞,以下四句詠后世帝女之宕逸。上是客,下是主。”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

宋代戴復古

美景能兼樂事難,愁來唯仗酒遮攔。

昂藏病骨兼詩瘦,料峭春風帶臘寒。

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

清代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

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

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

宋代釋慧開

機輪才轉,作者猶迷。頂

新繁縣顯曜院

宋代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