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禹錫的詩 >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唐代]: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鑒賞

  首聯,寫即指讀了白居易寄來的兩首絕句,後有感于友朋之離世,亦作詩抒發感慨。

  頷聯,寫到友人一一離開人間,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對于友人去世之傷痛無奈之情,自己的孤獨之感溢于言表。

  頸聯乃千古名句,亦最能體現劉禹錫的哲學思想。本義指春天里,茂盛的樹林新長出的葉子,催換著老葉、舊葉;江河中,奔騰的流水前面的退讓給后起的波浪。這里“陳葉”、“前波”可指微之、敦詩、晦叔等已經去世的好友,也可指舊事物。“新葉”、“後波”可指“晚輩”亦可指新事物。這一聯我以為,至少包含了這些哲學思想:

  1.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觀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民族概莫能外。體現了劉禹錫能夠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發展是必然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2.既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就要順應、利用規律。人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消滅規律。劉禹錫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許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應該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沒有陳葉就不會有新葉,沒有前波亦不會有后波,新舊事物不是絕然對立的,不是毫無關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舊事物中的優秀成分,舊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也見劉禹錫已經既有辯證思想,暗合對立統一規律。他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也體現了這一規律。

  4.這兩句詩還可以看出劉禹錫在認清上述規律后,體現出的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劉禹錫簡介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

猜你喜歡

詠松三首 其三

弘歷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

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代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西湖留別

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有感

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小圃

繆思勃

老至風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荒園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