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愁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政權(quán)建立以來,統(tǒng)治者不思舉兵北伐。陳亮懷有一腔報國之志,卻無處施展抱負(fù)。長期的鄉(xiāng)居生活并沒有讓他的志向發(fā)生改變,磊落不平之氣多次借由詩詞抒發(fā)出來。在陳亮眼里,春光帶給他的只有愁和恨,這首《虞美人·春愁》便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劉默,陳思思,黃桂月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543頁
2、夏承燾等著.宋詞鑒賞辭典 下:上海辭典書出版社,2013.08:第1471頁
虞美人·春愁鑒賞
詞的上片開篇兩句沒有寫“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芳菲春景,而是直說“風(fēng)”、“雨”。東風(fēng)輕拂著大地,幾縷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飄蕩。這兩句里的“風(fēng)”和“雨”,是全詞的詞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風(fēng)雨中消逝的,領(lǐng)起了全篇詞意?!八吪_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眱删浠冒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中“誰家新燕啄春泥”的詩意。燕子才剛剛歸來,還未來得及觀賞芳菲春色,滿樹花朵卻已經(jīng)凋零,如此景象,詞人不由產(chǎn)生滿腔感慨、滿腹愁緒。這里的“泥”承第二句“蕭蕭雨”,“落花”承第一句“東風(fēng)蕩飏”而來。燕子新歸,而落紅已經(jīng)成陣,目睹這種景色,詞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詞的下片首句承上片“落花”,開始描寫凋零的海棠?!昂L募R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痹诖嗽~人雖然只取了海棠一種花來進(jìn)行描寫,但是讀者從中仿佛還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紅一地。當(dāng)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沒有什么春色可言。用“春瘦”來形容春色漸失十分形象傳神,也是全詞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萬花凋零的滿腹愁緒中逐漸消瘦,逐漸疲憊不堪。結(jié)尾兩句“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遍_始出現(xiàn)人的形象,畫面也頓時變得更加豐富。
全詞無一字說愁,卻處處都透著愁緒。春天本是百花競放、喧鬧芳菲的季節(jié),可是經(jīng)歷一場風(fēng)雨后,凋零的花朵,銜泥的春燕,對月啼叫的烏鴉卻讓人頓感凄涼?;ㄩ_花落雖是自然之理,卻引發(fā)了敏感詞人心中的無限愁緒,凄涼的其實不只是春色,也是詞人因年華漸逝、壯志未酬而生的悲哀。詞中的抑郁哀婉之氣令讀者讀之不禁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動容。
陳亮簡介
唐代·陳亮的簡介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jìn)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 ? 陳亮的詩(139篇) 〕猜你喜歡
重九再謁靖節(jié)祠
疊嶂南環(huán)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只聞強(qiáng)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yùn)難回典午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