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顧況的詩 > 聽角思歸

聽角思歸

[唐代]:顧況

故園黃葉滿青苔,夢破城頭曉角哀。

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

聽角思歸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夢中我回到了故鄉,看到黃葉滿院,青苔滿地,一片荒涼景象。拂曉夢醒以后,我聽到城頭上軍號悲鳴。

此夜夢中我未能和想念的人見面,心情惆悵,只好起來在殘月下伴影徘徊。

注釋

故園:故鄉。

夢破:夢醒。

曉角:拂曉的號角聲。

聽角思歸創作背景

  詩人是唐肅宗至德年間進士。一生不得志于仕途,曾因嘲諷權貴貶為饒州司戶參軍。這首詩便是詩人被貶饒州時所作。此時的顧況對于人生多少有了新的體悟,甚至產生了幻滅感。閑情堆積、游宦他鄉使詩人產生了濃重的思鄉之情。

參考資料:

1、彭慶生,張仁健.唐詩精品:燕山出版社,2001.04:第230頁

聽角思歸鑒賞

  詩的首句就是對故園的思念。游宦異鄉多年,時值清秋,正是黃葉飄零的時候,詩人猜想家中庭院臺階上一定是黃葉堆積了,這便點名了思鄉的時節——秋。所謂落葉歸根,詩人卻漂泊于異鄉。思想的情緒從詩歌開端即起。籠罩于全詩,同時也照應著詩題中“思歸”二字。次句補寫一筆,講明為何會有這種思歸的情緒。遭遇貶謫打擊之后的詩人,仕途前景似乎灰暗無光,漂泊在外,失意時自然會想起遠方的家園。因思念而夢魂牽繞,然而情深夢淺,此時聽聞城頭角聲響起,就此便不能復睡。“角”是軍中樂器,本就容易引起金戈鐵馬的聯想,況且此時還是秋天。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寫的就是這種肅殺之感,更何況此時聽到角聲是在夢醒后的殘夜之中。幾重感情疊沓而至,清夜夢醒之后的清冷,秋氣漸重的清勁。角聲回蕩的清澀重重而來造成了清愁情緒。

  隨后是自述內心的空寂和思鄉情切。生活中的孤寂難受原本就缺少知音,他的《歸山作》寫道:“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伴,古道無人獨還。”認定孤寂生活難有知音,只有獨自把情感寄托在青山白云之間。此時正是深夜,青山尚在夜色籠罩之下,思想腸斷只有自己一人承擔,這是一層哀愁;多年游宦他鄉,家鄉的親人自然對他期盼多時,想到家鄉自然溫暖倍增,而夢醒之時只有自己一人獨自冷清,冷暖之間又是一層哀愁。這種他人不見的凄楚則又加深故園之思,在《憶故園》詩中曾表明心跡:“故園此去千馀里,春夢猶能夜夜歸。”夜夜思歸,鄉情至深至切。

  思歸難眠,起身排遣愁緒,殘月尚在,余暉猶存。“起行殘月影徘徊”,把自己完全放在了一個形單影只的凄冷環境中。李白飲酒尚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顧況面對的卻是殘月淡光,不足以遣懷。而殘月能映照自己的同時也能映照家鄉,這樣孤寂之情則更進一層。思鄉情懷不能自已,在月影徘徊之時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暗影,自己唯有獨自面對這份凄楚之情。從被角聲驚起到對月徘徊,失意中思念的家鄉也一點點從夢境中清晰了起來。思鄉是引子,傷懷則成了全詩的主要情緒。張九齡有《秋夕望月》詩寫到:“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可以作為此詩的一個補充。

  此詩在夢與現實交織中表現思歸的情緒,情到濃處,傷心不能自已。

顧況簡介

唐代·顧況的簡介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唐朝海鹽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人。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有《華陽集》行世。

...〔 ? 顧況的詩(211篇)

猜你喜歡

投項子京

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蘇臺夜泊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踏莎行

元代譚處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云,一輪月照曹溪路。

家食遇歉有飯不足之憂妻孥

宋代王十朋

淵明事高尚,瓶中缺儲粟。魯公凜名節,乞米給饘粥。

廣文富才名,官冷飯不足。少陵老風騷,橡栗拾山谷。

題李遵道小寒林圖

元代郭翼

溪泉溪樹滿春青,寫入桃源翡翠屏。楊子風流那可得,為渠安個鐵厓亭。

自詠絕句

宋代陸游

遠游索手不?糧,薪米臨時取道傍。

今日晴明行亦好,經旬風雨住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