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曹植的詩 > 雜詩七首

雜詩七首

[兩漢]:曹植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鴈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yuǎn)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轉(zhuǎn)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fēng)。

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yuǎn)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fù)道,沉憂令人老。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遶樹翔,噭噭鳴索羣。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曜難久恃。

仆夫早嚴(yán)駕,吾將遠(yuǎn)行游。

遠(yuǎn)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fēng),淮泗馳急流。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飛觀百余尺,臨牖yǒu御欞軒。

遠(yuǎn)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

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fā),聆我慷慨言。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

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

空室自生風(fēng),百鳥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guī)铡?/p>

佳人在遠(yuǎn)遁,妾身單且煢。

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

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雜詩七首鑒賞

其一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抒發(fā)了對遠(yuǎn)方親人深切思念之情。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起句工整并定下“悲”的感情基調(diào)。寫詩人朝日登臺,雖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但詩人仍有所感觸,覺得悲從中來。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這兩句詩緊承上句,也解釋了悲的原因:親人遠(yuǎn)隔萬里,江河阻隔,水深難渡。同時也點明此詩是為懷故人而作的主題。“方舟”兩句,繼續(xù)寫會面之難、離愁難以排遣。

  “孤雁飛南游”等以下六句是直寫登臺見聞。“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兩句寫詩人聽到孤雁哀鳴,抬頭望見正向南飛,想到孤居南方的兄弟,心內(nèi)更是痛苦。“翹思”以下四句寫仰首思慕遠(yuǎn)方兄弟,遐想托雁帶去音信,可轉(zhuǎn)眼之間,孤雁已飛走了,形影不見,無緣會面,又難通音信,惆悵痛苦,久久不平。

其四賞析

  該詩是曹植《雜詩》六首中的第四首。詩中作者以佳人自比,抒發(fā)自己雖值盛年卻無法施展抱負(fù)的深沉慨嘆。

  “南國有佳人,容華者桃李“,起首兩句就描繪了一個艷若桃李、風(fēng)華絕代的形象。是作者借屈原以香草美人代君子的寫法,借美人形象來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兩句,寫美人朝游江北,夕宿瀟湘水的小洲上,居無定所。“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兩句寫美人空有色藝,卻遭時俗所鄙薄,那么佳人為誰去啟皓齒歌唱?這兩句,自憐之意已出。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兩句寫時光流逝,青春美色難以久駐,暗示人生易老,如不趁青春年少建功立業(yè),恐怕要留下終生遺憾。作者那種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感傷噴泄而出。

曹植簡介

唐代·曹植的簡介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xué)家,建安文學(xué)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xué)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xué)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 ? 曹植的詩(298篇)

猜你喜歡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

宋代趙蕃

旅枕驟疑風(fēng)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

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后書。

宋代釋克勤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

唐代王建

五女誓終養(yǎng),貞孝內(nèi)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諸公唱和多記經(jīng)歷之事因感昔游復(fù)用元韻凡三

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次吳白樓卷中韻

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shù)老今誰在,風(fēng)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