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趙佶的詩 >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宋代]: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譯文及注釋

譯文

回憶汴京往昔的繁華,萬里山河都屬于帝王之家。奢華的宮殿園林,弦管笙琶的聲音日夜不斷。

花城早已是空寂無人、蕭索冷落,雖然身處黃沙漫天的胡地,那繁華如春的汴京仍然時常縈繞在夢中。家鄉在何處,怎么忍心聽到那羌笛吹奏凄涼徹骨的《梅花落》。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瓊(qióng)林玉殿(diàn):指趙佶寵臣蔡京、朱靦等搜刮財貨、竭盡民力興建而成的宮殿。

笙(shēng):簧管樂器,管為竹制,長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琶(pá):指琵琶。

花城:指靖康之變以前的汴京。

家山:故鄉。

羌(qiāng)管:即笛,又名羌笛。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樂聲。

參考資料:

1、秦圃.《人生若只如初見重溫最美古詩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7:第326頁

2、丁國成,遲乃義.《中華詩歌精萃》: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11:第1199頁

3、朱孝臧.《宋詞三百首》: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5:第256頁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創作背景

  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詞人與其子,這首詞即是詞人為了表達亡國之痛而寫下的。

參考資料:

1、許萬.《美麗繪畫 走進美麗中國 欣賞美麗繪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4:第8頁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鑒賞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兩句,詞人追憶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指出了北宋曾經坐擁萬里山河,現在卻都成了陳跡。“曾”字,點明了這一切繁華都已經在歷史舞臺上落幕了,如今詞人已經是亡國之君,淪為敵人的階下之囚。后面的“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詞人將昔日汴京的繁華之景具體化了。“瓊林玉殿”極力表現帝王之家的奢華,“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極力展現帝王生活的放縱無度。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兩句,詞人寫昔日萬花叢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頹,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盡管自己現在置身于塵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華卻經常在自己的夢中縈繞不去。“花城”二字,形象地表現了汴京城昔日的繁花似錦,“春夢”寄托著詞人在被俘之后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結拍的“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三句,寫的是詞人夢醒之后的情思,說他聽到羌笛陣陣,想起自己現在身處漠北,已經陷于囹圄,國家已亡,山河破碎,無處為家,怎么忍受得了吹奏《梅花落》的樂聲所帶來的痛苦。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下片虛實結合,寫詞人被俘之后的愁苦,將詞人心中的思國之愁和亡國之痛表現得韻味悠長。全詞憶昔傷今,言辭簡練但余味悠長,將復雜的感情梳理得具體,將亡國之君的亡國之痛和思國之愁表現得真實可感。

趙佶簡介

唐代·趙佶的簡介

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 ? 趙佶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為王百谷悼亡

明代徐熥

不顧房帷十載恩,竊將靈藥月中奔。楚臺有枕難通夢,漢殿無香可返魂。

夜靜鴛鴦虛錦帳,晝長鸚鵡喚璚軒。小星三五沉何處,垂老青衫濕淚痕。

游白鹿洞書院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鵲橋仙

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奉題對廬文集二首 其二

陳永正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

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瀑布巖

明代吳宣

月高長握笛,風急驟添弦。欲問來何處,青天但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