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潘閬的詩 > 酒泉子·長憶孤山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代]: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酒泉子·長憶孤山鑒賞

  潘閬作《灑泉子》十首,分詠杭州諸景。這首詞是回憶杭州西湖孤山勝景。孤山處于湖心。山上有一座僧房,僧房四面的門窗面湖而開,僧人和游人可以乘坐小舟在湖上往返。山頂還有一座連云閣,閣的四面臨湖,湖面上布滿綠芰青荷,清香四溢;閣檐四角懸掛著鈴鐸,風吹鈴動,清音遠揚。根據孤山這里的地勢環境和景物特點,作者確立了一個頗為別致的構思,即以孤山為圓心,以西湖為圓周,將有關景物都納入一個輻射圈中,構成一幅由圓心向四周流動、擴散的圖畫,展示出這一帶環境的清凈、幽美、超塵脫俗。作者的追憶和感嘆,也正著眼于孤山的幽靜、佛地的圣潔,用來與擾攘紛濁的人世對照,最后,以“空役夢魂飛”一句表現他對錢塘、對西湖、對孤山、對這塊樂土的深切懷念。從詞人的構思出發,詞中寫景,無論是取景的角度,攝取景物,畫面的轉動、及靜景和動景的配合,還是有關詞語、音響、色澤、亮度的選擇,都別具一格。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一開頭先確定畫幅的中心點——孤山。山的位置在湖心,山的形狀如黛簇。黛者,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黛墨,青而帶黑,此喻山色;簇者,叢聚之意。青黛集聚,是形容矗立湖心的孤山。山呈黛色,給人的感受是蒼翠幽深,人跡罕到;山峰聚簇,正好使畫面的圓心凝聚于一點。接下去寫山上的僧房:“僧房四面向湖開”,屋舍顯得清靜,敞亮,而空間則向四面開拓。“輕棹去還來”,一句為上片作結。輕舟如箭,往返于湖上,使整幅畫面由靜變動,往復流動,山和湖由它溝通,僧人也借它和游客交往。這樣,孤山和僧房便不再與人世隔絕,它既是修行的“仙境”,又是人蹤可到的地方,也是作者往昔經常游息的處所。

  下片轉而描寫連云閣。“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二句,一取荷香,一取鈴音,這香,這音,都不斷地在空中飄揚、傳播,同樣也造成一種四散流動的感覺。如果將它和上片末句小舟輕棹在湖上往返的流動感比較,一則顯得迅疾、輕靈,一則顯得優雅、淡泊。所以“芰荷香噴”二句,與其說是為了寫動,不如說是為了寫靜,但無論是動是靜,都有一種流動感。縱觀全詞及其呈現的畫面,無論由點及面,或由面及點,亦無不有此種流動感。這就是本詞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潘閬簡介

唐代·潘閬的簡介

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一說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揚州(今屬江蘇)人。性格疏狂,曾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有詩名,風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 ? 潘閬的詩(108篇)

猜你喜歡

七夕

宋代劉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

天上秖今夕,人間寧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

宋代釋道潛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御園初夏 其四

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錦園 其二

宋代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八寶妝

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首尾吟 其八十三

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