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馬致遠的詩 > 撥不斷·布衣中

撥不斷·布衣中

[元代]:馬致遠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撥不斷·布衣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平民百姓之中,試問那幾個英雄人物,稱王稱霸建立功業究竟有什么用處?你看那六朝宮殿,如今長滿了高高低低的禾黍;千萬名達官的墳墓上,如今遠遠近近長滿了楸樹和梧樹。只不過像是一場惡夢。

注釋

雙調: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撥不斷:曲牌名。又名“續斷弦”,屬雙調宮曲調。此調流行于南宋和元代。全曲六句,句句押韻。

布衣:指平民百姓。

王圖霸業:成王的宏圖,稱霸的大業。

六代:即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在今南京建都。

楸(qiū)梧:兩種樹木名,既是制棺的用材,又是墓地常植之樹。楸,梓樹的一種。冢:墳墓。

惡夢:一作“噩夢”。

參考資料:

1、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91

撥不斷·布衣中創作背景

  馬致遠早年專注于求取功名,但在長期得不到重用的情況下,他開始看破紅塵,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轉而厭惡追逐功名。在這種心境之下,馬致遠作了多首《撥不斷》無題小令,現存十五首。此曲即為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91

2、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252-253

撥不斷·布衣中鑒賞

  此曲起首兩句“布衣中,問英雄”,顯示了兩個方面的歷史事實:一是歷史上“王圖霸業”的締造者,盡管都被戴上了“天命所歸”、“真龍天子”的桂冠(這情形就同他們失敗了就被換上“賊”“寇”的帽子一樣),但實際上多來自“布衣”;二是布衣們視這些幸運兒為“英雄”,并將此視為終生奮斗的最高目標。這后一方面看來尤使作者不滿,故要向“英雄”們“問”上一問。第三句初看也有點似問非問。“成何用”本身便有不成用的意味。不過作者在這里實有問意,因為隨后他便自問自答,并通過揭曉的答案來闡明了全曲的主旨。

  “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是工整而精警的對仗。“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詩經·王風·黍離》)遠在西周就產生過對于廢宮禾黍的嗟嘆。“高低”既切“禾黍”又切“宮”,“遠近”既切“楸梧”又切“冢”,足見造語的警策。

  這首小令,是化用唐代詩人許渾名作《金陵懷古》入曲的。許渾的原詩是這樣的:“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臺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從內容上看,許渾原詩首尾兩聯主要是抒情,中間兩聯側重于寫景。馬致遠基本上一字不動地保留了頷聯兩句,這兩句是詩人登臨時眼中所見之景,沒有這兩句,覽古憑吊之情就失去了依據。而詩中其他各句,由于律詩與小令畢竟差異很多,保留的余地不多。在這種情況下,馬致遠舍其次要成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首尾兩聯興亡之感的抒發上。南朝宋齊梁陳四代開國之君,都是出身微賤登上皇帝寶座的,都所謂的布衣中的“英雄”。和許渾一樣,馬致遠蔑視他們,認為他們的王霸事業,到頭來不過是一場惡夢而已。在馬致遠看來,古今英雄爭王稱霸,做得高官顯赫,但最終化為塵土,這如同做了一場惡夢一樣,沒有什么意義。曲子中流露出的歷史虛無感和厭世感,是元代文人作品中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從藝術上看,馬致遠此曲對許渾原詩的化用,是有新意,有創造性的。此曲由于具有自己的精神和風格,遂能與原詩并峙,為人們所傳誦。

馬致遠簡介

唐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106篇)

猜你喜歡

橫浦十詠 其八 東坡祠

宋代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慶春澤 浴南溫湯

近現代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

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贈瀚侄 其一

吳儼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江行俳體十二首 其六

明代鐘惺

日日移家處處鄰,吳頭楚尾半波臣。罟師嚼米餐烏鬼,舟仆偷錢買白鱗。

鴉食肉能謀底事,獺銜魚欲祭何神。黃頭見我詢潮步,笑是潯陽始過人。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臺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 其五

弘歷

云霞錦繡燦瀛臺,花發何須殷七來。百子池邊麟卓犖,萬年枝上鳳毰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