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霜天曉角·赤壁

霜天曉角·赤壁

[宋代]:辛棄疾

雪堂遷客,不得文章力。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

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

霜天曉角·赤壁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雪堂主人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詩文致禍貶謫黃州。他當年在此寫下感嘆曹、劉興亡的詞賦,而今千古歷史遺跡已無蹤影。

一眼望去,但見岸石盡赤,赤鼻磯直插白浪翻滾的江心。半夜慨然一聲長嘯,天地為之生悲,并且變窄。

注釋

霜天曉角:詞牌名。又名“月當窗”“長橋月”“踏月”等。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內。一在今嘉魚縣東北江濱,有赤磯山,為當年孫、劉聯軍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黃岡縣,臨江有赤鼻磯。當年蘇軾貶黃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興,寫下著名的懷古詞賦。辛詞所指,當是蘇軾筆下的黃州赤壁。

雪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筑室于黃州東坡,取名“雪堂”。遷客:遭貶遷的官員。

泯:消失。陳跡;舊跡;過去的事情。

磯(jī)岸赤:即 赤壁。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參考資料:

1、劉乃昌 編選.辛棄疾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65-166

霜天曉角·赤壁創作背景

  辛棄疾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兩處調任頻繁。此詞當作于淳熙四年(1177)。

參考資料:

1、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6:764-765

霜天曉角·赤壁鑒賞

  這是一首赤壁懷古詞。上片說蘇軾貶黜黃州時所作赤壁詞、賦,是抒寫現實感觸而借興亡之感出之。下片先揚后抑。通篇隱含江山依舊、英杰流逝、人生瞬息、功業渺茫之慨。將這首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相比,可以感到蘇詞雖流露壯志難酬、自覺蒼老之感,但善于自解自慰,以舉酒賞月收煞;辛棄疾則更多執著現實,耿耿國憂,故其結處有長嘯泣歌之舉、天狹地窄難納憤懣之悲。由此足見東坡詞偏于清雄超曠,稼軒詞趨于沉郁悲壯,此正蘇辛之異。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襄陽公宅飲

唐代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

游西湖

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

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盜賊

宋代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酬李寄軒

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

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