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唐代]: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

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

因之泛五湖,流浪經三湘。

觀濤壯枚發,吊屈痛沉湘。

魏闕心恒在,金門詔不忘。

遙憐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大江分為九個支流,淼淼的樣子簡直成了水鄉。

撐船人乘著水勢行船,來來往往都逗留在潯陽。

我借這好時機漫游五湖,在水上漂泊經過三湘。

觀潮感到枚乘《七發》的壯觀,憑吊屈原痛苦沉江。

高高的魏闕常掛心懷,金馬門待詔我不能遺忘。

遙念去南方過冬的上林雁,河水解凍時已往回飛翔。

注釋

明海: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稱湖為海。

流:一作“派”。《說文》:派,別水也。

淼漫:一作“淼淼”。

利涉:船的代稱。至:又作“逗”、“經”、“過”。

五湖:泛指湖南、湖北一帶的湖泊。一說太湖。

經:又作“過”。三湘:漓湘、瀟湘、蒸湘(或沅湘、瀟湘、蒸湘)。泛指湖南一帶。

濤:一作“潮”。枚發:枚乘《七發》曾寫“廣陵觀濤”一段。

沉湘:屈原所沉汨羅江為湘江的支流,所以說“沉湘”。

魏闕:宮門外闕懸法之所,因一代帝王所居。恒在:指常在。

金門:金馬門的省稱。金馬門是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

上林雁:上林是宮苑名。事見《漢書·蘇武傳》。

冰泮:冰融,解凍。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48-50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鑒賞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是作者在漫游潯陽之際寫的山水行旅詩。這首詩清淡自然,寫作者自潯陽泛舟至彭蠡湖的經過,表現出了孟浩然詩歌的語言不鉤奇抉異而又洗脫凡近,“語淡而味終不薄”的特點。

  此詩以景入手,穿插用典,如:“枚發,屈痛。魏闕心,金門詔,上林雁”,寫出其行旅中見到的壯美景致,同時抒發自己不遇明主,置身在野無發報效國家的復雜心情。這與“其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其詠詩,其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因之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而放還未仕。”之時有同感。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

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游狼山

宋代蔣之奇

一線橫大江,千螺簇層巒。空外飛鳥沒,煙中片帆還。

投項子京

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酬李寄軒

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

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

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

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