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鄧剡的詩 >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宋代]:鄧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譯文及注釋

譯文

疏雨過后,天空明凈如洗,枕席生涼,肅殺秋風吹動梧桐葉,聲似報秋,自己千里飄零,亦如同這風中桐葉。

一夢醒來,古臺城上,月色已逐漸暗淡,江潮漲得水與岸平。惟愿再追尋昔日新亭的慷慨之聲,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見,惟見煙草青青。

注釋

枕簟(diàn):枕頭和竹席。

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詞:“夢里不知身是客。”

臺城:東晉臺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便須:即便。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王謝宅:指東晉王、謝士族的宅邸。

煙草:被煙嵐籠罩著的草色。

參考資料:

1、蕭東海編著,宋代吉安名家詩詞文選,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12,第336-337頁

2、薛玉坤,鞠婷,何抗著 .《古小詞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01:第161頁

3、宋詞鑒賞,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12,第744頁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創作背景

  元十六年(1279年),鄧剡在厓山被俘虜,并與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經建康時,鄧剡作了此詞。

參考資料:

1、夏承燾等著.《宋詞鑒賞辭典 下》:上海辭典書出版社,2013.08:第2040頁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鑒賞

  這首詞寓含有懷古感今的濃濃深情,語言極為明快,堪稱鄧剡現存的詞中的一篇佳作。

  詞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暑退寒來之節氣替代,說出盛極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國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懶。“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內枕席生涼,是實寫秋天到來天氣生涼,氣候更替,室外井桐落葉,既是報秋,又勾起詞人對自己身世的感嘆。給全詞的氣氛作了烘托,深含懷古的幽幽情感。“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葉隨風飄,說明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對邦國淪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廣東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詞的下片,“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無限哀思難以排解。鄧剡把它帶到夢鄉,醒來卻發覺古臺城上夢凄涼。詞人的心境本來就很哀傷,但醒來見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愴。夢醒之后,只能去“便須攜酒訪新亭”。王導在當年的新亭會上,還主張“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詞人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虜,宋王朝已徹底亡矣。“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鄧剡對世事無常、朝代興亡的感慨,因為真實的遭遇而顯得格外深沉,結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國之音,裊裊不絕。

鄧剡簡介

唐代·鄧剡的簡介

鄧剡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 ? 鄧剡的詩(50篇)

猜你喜歡

送許云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

明代王弘誨

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云。

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維摩贊

宋代釋廣聞

機不可觸,病不可醫。說黃道黑,引蔓牽枝。要見眾生不病時。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

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

既奉既將,亦奠在位。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

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

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

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