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

[宋代]:蘇軾

公舊序云: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昨日黃昏時,天上飄灑的還是纖纖細雨,次日清晨醒來打開窗簾,卻發現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齊平了。江闊天低,漫漫白雪把江邊酒館的酒旗都蓋住了,寒冷中獨自坐著吟詠詩詞,有誰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胡子。

你可能正盛筵宴客,這如水晶鹽般透明的雪,是為誰獻上的美味?我手中拿著梅花,向東望去,想起陶潛。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卻又怕“有人嫌”。

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即江城子,蘇軾作此詞時用江神子為詞牌名。原為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后演化為雙調七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五平韻,一韻到底。

朱康叔使君:《宋史·孝義傳》:朱壽昌字康叔,揚州天長(今江蘇省天長縣)人。因在鄂州(今武漢市江南地區)為太守,清正愛民,故尊稱為“使君”。東坡貶居黃州,與朱守書信往來甚密,成為至交。朱在西,蘇在東。

雨纖纖:細雨長絲的樣子。

曉:早晨

青簾:青布做的招子,指酒旗。

燃衰髯(rán):以手指掐搓衰老的胡須。形容作詞時字斟句酌的樣子。

厭厭:指飲酒時歡樂、沉醉的樣子。《詩經·小雅》: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水晶:極言珍貴。甜:指美味。

陶潛(365~427年):字元亮,號淵明,私謚靖節。東晉詩人,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滿當時黑暗現實,去職歸隱。對東坡的影響極大。這里東坡以陶潛自比,以江州刺史王宏比朱壽昌。隱喻朱使君邀東坡赴宴。

參考資料:

1、西坡.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詞與情: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06:第159頁

2、葉嘉瑩主編,.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冊:中國書店,2007.1:第651頁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創作背景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作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二月。蘇軾被貶黃州將近一年。與鄂州太守朱壽昌書信密切往來。那一年十二月大雪,蘇軾非常懷念朱壽昌,做此詞以慰問之。

參考資料:

1、葉嘉瑩主編,.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冊:中國書店,2007.1:第651頁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鑒賞

  上片,寫昨晚雨,今朝雪,天寒地凍,東坡倍覺衰病中孤獨寂寞。開頭三句,寫昨夜的天氣“雨纖纖”;今晨雪之厚“欲平檐”。第四、五句,進一步寫雪境之大:“江闊天低”;雪勢之猛:找不到酤酒“青簾”。寫天氣之急速變化,實寫東坡的心情惴惴不安。最后三句,由寫雪轉入到寫人,突出東坡“孤坐”之難,“誰伴我”之寂,“病目”之困,“衰髯”之態。只有邊“揩”目,邊“燃”須,邊“吟”詩,才能度過這寂寞時光。作于同時的《浣溪沙·半夜銀山上接蘇》也有“凍吟誰伴撩髭須”,亦屬此意的同義句。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蘇軾也不知朱守壽昌現在受凍如何。

  下片以自我心態反襯,抒發對摯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開頭三句,點化引用了李白《題東溪公幽居》:“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這里以沉醉、晶鹽般的美味來聯想朱守可能正盛筵宴客,然而東坡自己不在席上,甚為孤苦。第四、五句進一步運用想象,寫朱守“手把梅花”一枝舉起,“東望”著我這黃州的陶潛。也許你還在請我入宴。我“知使君之念我”。最后,以一個回環句,吐出了內心的壓抑感和牢騷感:“雪似故人”,故“人似雪”,“雖可愛”,怕造門不前而返,“有人嫌”,推心置腹,刻骨銘心。

  全詞,上片以“江闊天低”的雪景作為思念故人的典型環境,就是為下片的想象“使君之念我”,“雪似故人人似雪”之情懷作鋪墊的。由景到人,并以陶潛自比,獨白作結,寓意十分深遠,反映了東坡的獨立人格和審美情趣。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

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瑤華 感事作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

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漫成答遠

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送用和劉推官入京班改

宋代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次韻謝唐先生惠得

項安世

后進魯諸生,斯文久服膺。

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