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劍閣賦

劍閣賦

[唐代]:李白

  咸陽之南,直望五千里,見云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涌而驚雷。

  送佳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別燕兮秋聲,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劍閣兮,與君兩鄉對酒而相憶!(鄉通:向)

劍閣賦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咸陽徑直向南眺望有大約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聳入云霄的山峰。前面有劍門關橫著截斷去路,它背靠青天而把大山從中間斷開。上面松林的寒風發出一陣陣響聲,有巴東三峽那樣的猿猴啊相互哀鳴。旁邊激流澎湃,穿行在群山萬壑之中,浪花灑向石壁,急湍噴向劍閣,水勢翻騰上涌,爆發出雷鳴般的轟響。

  送好友你啊在這里告別,這一去什么時候才能歸來?望著你一直望到看不見身影,我只有沉吟深思發出聲聲嘆息。眼見碧水東流,悲嘆太陽就要西落。鴻雁告別燕子到處傳來秋天大自然的聲響,天上的云也為秦地遙遠艱難發愁而漸漸黑暗下來。假如今晚明月從劍閣上面升起啊,我愿意與君在兩地共同舉起酒杯而相互懷念。

注釋

崔嵬:高聳貌;高大貌。

驚雷:使人震驚的雷聲。

滄波:碧波。

劍閣賦鑒賞

  《劍閣賦》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時所作的送別賦,一方面描寫了劍閣的高峻險惡,另一方面主要表達了對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歸的深情。這篇賦運用了夸張手法,正面描寫了劍閣直插云間,遮斷視野,倚靠青天。然后又從側面來寫,“上則”句以松間烈風蕭颯猿聲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氣氛,“旁則”句以飛湍洶涌聲若驚雷,渲染驚心動魄的氣氛,運用環境烘托的方法側面描寫劍閣的崢嶸崔嵬。

  全文主要表達了一下幾點思想情感:第一,不等友人離去就盼友人歸來;第二,直接描寫自己無盡的沉吟嘆息;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現自己黯淡的心情;第四,想象離別后兩人對月相憶的情形。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重陽阻雨

唐代魚玄機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
落帽臺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次韻答靈隱禪師

明代守仁

沈沈蓮漏滴初乾,忽忽天涯歲又闌。貝葉讀殘香篆盡,梅花吹斷角聲寒。

舊文每許閒人錄,新句寧容俗眼看。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計托蒲團。

洪陽南溪道中

石維巖

輿筍嘔啞山徑迷,秋風著我下南溪。不遭離亂胡濘淖,自覺川原無町畦。

萬里鄉愁隨處寫,半竿殘日向人低。朋儕為問生涯似,松鼠穿林與竹雞。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明代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

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題張子正運使所藏楊德懋山居老閑圖仍次元韻四首 其四

南北朝王寂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摹逼老關。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雨要防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