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岑參的詩 > 經(jīng)火山

經(jīng)火山

[唐代]:岑參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

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陰陽炭,何獨(dú)燒此中?

我來嚴(yán)冬時,山下多炎風(fēng)。

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

經(jīng)火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久已聽說的火山今日才見到,它高高地矗立在蒲昌縣東。

赤色的火焰燒紅了胡天的云,炎熱的氣流蒸騰在邊塞上空。

不知道由陰陽二氣構(gòu)成的熱能,為什么獨(dú)獨(dú)燃燒在這座山中?

我在嚴(yán)冬時節(jié)里來到這里,山下仍然是一陣陣熱風(fēng)。

人和馬都熱得汗流浹背,誰能探究大自然的奧妙無窮?

注釋

火山: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魯番盆地北部。王延德《高昌行記》:“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煙氣涌起,而無云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

突兀:高聳貌。蒲昌:唐代縣名,貞觀十四年(640年)平高昌以其東鎮(zhèn)城置,在今新疆鄯善。

虜云: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上空的云。

炎氛:熱氣;暑氣。唐儲光羲《行次田家隩梁作》詩:“田家俯長道,邀我避炎氛,當(dāng)暑日方晝,高天無片云。”

陰陽炭:即指由陰陽二氣結(jié)合的熔鑄萬物的原動力。語出西漢賈誼《鵩鳥賦》:“天地為爐兮,造化為之;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炎風(fēng):熱風(fēng)。唐韓愈《縣齋有懷》詩:“毒霧恒熏晝,炎風(fēng)每燒夏。”

孰:誰。造化:自然界的創(chuàng)造者。亦指自然。《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參考資料:

1、謝楚發(fā).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65-166

經(jīng)火山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唐玄宗天寶九載(750年)岑參初次出塞經(jīng)過火焰山之時。天寶八載(749年),岑參抱著建功立業(yè)的志向,離開京師長安赴安西上任,大約次年途經(jīng)蒲昌(今新疆鄯善)。當(dāng)時火焰山橫亙眼前,烈焰飛騰,奇景壯麗,激起了這位邊塞詩人的滿懷豪情,因此創(chuàng)作了這首《經(jīng)火山》。

經(jīng)火山鑒賞

  此詩寫親眼所見的景象。起句“火山今始見”的一個“始”字,發(fā)出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慨嘆。“突兀蒲昌東”中的“突兀”一詞,既勾勒出火焰山巍峨高聳之貌,又描繪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搖直上的宏偉氣勢。起始二句,氣勢宏大。

  接著“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二句繼續(xù)寫火焰山的威勢。“虜云”、“塞空”,既表示其空間的高遠(yuǎn),又象征著異族活動的天地。而那火焰山的烈焰,卻能燃燒那遠(yuǎn)天的云朵,灼燙的氣浪蒸熱了廣漠的塞空。將火焰山置于廣闊的塞空虜云之間,以烘托其熱力威猛之勢,聯(lián)想合理,夸張恰到好處,煉字精當(dāng),意韻喻長。尤其是一個“燒”字,將火山烈焰指向虜云;一個“蒸”字,使火焰山熱氣威及遠(yuǎn)塞,由低向高,由近及遠(yuǎn),順著火焰山熱力的漫延,形象地刻劃出火焰山名不虛傳的威勢。這種浪漫主義色彩的夸張,并非不著邊際地虛嘆,而是基于生活的真實和詩人志向的高遠(yuǎn)。在這里,詩人沒有拘泥于火焰山近景紅巖焦土的精雕細(xì)刻,而是從遠(yuǎn)處的“赤焰”和“炎氛”,“虜云”和“塞空”著眼,以山比軍、以熱喻威,使詩歌飽含深廣的意境。

  接著,詩人在反問中發(fā)出驚嘆:西漢賈誼在《鵩鳥賦》中把自然界萬物的生成變化比喻成金屬的熔鑄,岑參此處化用其意,幻化出一種新奇的意境:火爐之大,如天高地闊,燃料之多,集全部陰陽于一地,從而燃著了這座石山。意為火焰山舉世無雙,為世上萬物之佼佼者。

  收尾四句:以反襯手法,再現(xiàn)火焰山威勢,一物多詠,造成連貫的氣勢。詩人自長安來,一路天寒地凍,唯獨(dú)邊塞火山熱氣蒸人,人和馬都大汗淋漓。這種驅(qū)寒使熱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絕不能能為之。這里,詩人通過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真實地描繪出火焰山奇特怪異的景象和無窮無盡的強(qiáng)大威力。可以想見,來到火焰山前,詩人觸景生情,氣貫長虹,更加激發(fā)了在邊塞施展宏圖的志向。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jìn)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猜你喜歡

宿宛陵書院

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

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

澄臺

清代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fēng)帆如葉島如螺。

恭謁孝陵

清代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

牡丹百詠 其十

明代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fēng)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

宋代楊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送水云歸吳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