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唐代]:李白

藍(lán)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

所期俱卜筑,結(jié)茅煉金液。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譯文及注釋

譯文

藍(lán)山聳天而立如同一道墻壁,突兀而出像鯨魚額頭。

如奔如蹙橫在澄徹的深潭之前,其勢吞沒落星之石。

溪沙帶著秋月的明輝,潭水搖蕩光映寒山翠碧。

如此佳境真應(yīng)緩棹慢行,如此清輝光彩真能留客腳步。

遺憾的是您不能來此歡游,使我心中又驚又憂。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選址,蓋筑茅屋煉長生不老之藥。

注釋

涇溪:在涇縣西南一里。藍(lán)山:在涇縣西南六十里,危崖高聳,下臨落星潭。落星潭:在藍(lán)山下。相傳晉時有陳霜兄弟捕魚于此,見一星落潭中,故以為名。藍(lán)山山腰間舊有石臺,名“放歌臺”,又名“飲酒臺”,相傳李白曾與汪倫等人在此飲酒放歌。藍(lán)山有瀑布注入山下,經(jīng)五里長的溪灘,匯入涇溪。此灘名叫“活潑灘",因李白在此游覽過,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太白灘”。

何判官昌浩:判官為采訪使及節(jié)度使的屬員,幽州節(jié)度使判官,安祿山使者。何昌浩,涇縣人,見天寶十載《贈何七判官昌浩》題解及按語。李白好友,李白曾多次寫詩贈他。

藍(lán)岑:即藍(lán)山。

突兀:高聳貌。

奔蹙:指山如奔如蹙。蹙,屈聚緊縮。

恨:深以為憾。

君:指何判官

驚惕,即警惕。

卜筑:擇地而居。

結(jié)茅:筑茅屋。

金液:指長生不老藥。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25-526

2、常秀峰 等.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30-131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李白游涇縣藍(lán)山所作,大約作于安祿山反叛之前。

參考資料:

1、安旗著.李白詩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218

2、常秀峰 等.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30-131

涇溪南藍(lán)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鑒賞

  “藍(lán)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運(yùn)用鋪敘的方法,描繪一幅藍(lán)岑危崖高聳、突兀如鯨魚額的壯闊山河風(fēng)景圖。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以比喻修辭手法來形容藍(lán)山懸崖怪石在落星潭里的倒影如猛獸撲向潭下,要把落星潭一口吞下去。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描寫活潑灘下的白沙與秋月相映襯,月光和灘水分外明亮。上句“帶”與下句“搖”相互映襯。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緊扣上文,如此佳境可以吸引人駐足,雅俗共賞、嘆為觀止。

  “恨君阻歡游,使我自驚惕”暗寓如此意境開闊、氣象雄偉的美景,“君”此時未能與詩人一道歡游,遺憾情愫躍然紙上,亦隱隱流露出“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的意蘊(yùn)。

  “所期俱卜筑,結(jié)茅煉金液”,重申對友人的忠告,勸其趁此脫身,歸隱林下。

  綜觀全詩,首四句似寫藍(lán)山風(fēng)景之奇特,實(shí)喻幽州形勢之危急。次四句亦然,佳境、清輝之句,似是留客之辭,實(shí)則促友人醒悟之意也。末四句勸告友人趁此脫身,歸隱林下。正如“君若不來同游,我將深以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從也。”表達(dá)出李白希望友人何判官能同他一起,在藍(lán)山隱居,煉丹學(xué)道。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九效 其五 醫(yī)國

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luò)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nèi)實(shí)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賀新郎 為人作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玉樓春

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nóng)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題善山院

宋代許安仁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fù)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重陽侍老人飲

宋代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fā)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細(xì)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七夕連句詩

南北朝顏測

云扃息游彩,漢渚起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