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薛濤的詩 > 寄張元夫

寄張元夫

[唐代]: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寄張元夫鑒賞

  薛濤流傳下來的詩篇,以七絕為最多,同時也以七絕為最好。在這些七絕詩中,又以抒情的最多,也以抒情的為最好,這些詩哀婉流暢,清麗多姿,令人讀了,深深感到薛濤的文采風流,才華卓越。同時也引起人們對薛濤一生的辛酸生活,凄涼身世,寄與無限的同情。唐代各地官府及軍鎮均設有樂官,官妓居于其中。她們專為官府服務,獻藝陪酒,甚至私侍寢席。當時成都的最高地方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特別賞識薛濤,常命她來侍酒唱和,接應賓客。后來,韋皋甚至奏請朝廷想任命薛濤為“校書郎”,雖未獲批準,但人們從此戲稱薛為“女校書”了。從韋皋、高崇文、段文昌到李德裕,西川節度使共歷十一屆,他們均與薛濤有詩酒往來,關系極為特殊。薛濤的詩大多散失。清代編纂的《全唐詩》中有她的詩88首,多是吟花詠月、應酬唱和、感春傷別之作,思想性與藝術性均不是很高。但如細讀起來,在字里行間往往能感受到詩人凄苦悲涼的難言之痛與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薛濤最令人贊賞的是,她雖與權貴“詩歌唱和”,卻是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完全以平等的身份、非常善解人意地交往。

  張元夫是西川節度使幕府校書,薛濤與他相識于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以后,從詩中看來他們的關系非同一般,可他們相識時張元夫肯定早有家室,此時的薛濤大概三十多歲,仍喜歡穿紅色的衣服。他們可能興趣相投,可也止于神交。此時張元夫應該在長安朝廷中任職,薛濤也已退隱浣花溪畔。詩中薛濤描述了自己孤獨、寂寞的生活,每天“前溪獨立后溪行”,連白鷺都熟悉了她的朱衣而不驚慌逃避。女詩人自問自答:為什么人間這么哀愁寂寞?是因為知音難覓,伯牙琴弦早已斷絕。表現了非常深沉的哀愁與寂寥。

薛濤簡介

唐代·薛濤的簡介

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 ? 薛濤的詩(92篇)

猜你喜歡

趙郭八景為郭學憲舜舉賦 其六 斜林牧笛

歐大任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后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

宋代蘇轍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八聲甘州·被西風吹不斷新愁

宋代魏了翁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云溪雜詠

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常晦,不見夏亦寒。

權知吉州九日感賦

清代張聯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

枯荷

唐代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