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馮延巳的詩 >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五代]:馮延巳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紅樓。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

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譯文及注釋

譯文

剛剛還是笙歌曼舞,轉瞬間,笙歌消歇,眾人散去,只剩我獨宿紅樓舞榭。將珠簾半卷,掛在玉鉤,此時云兒收起,升起一輪朗月。

索性起來,細細地看那些和他共同游玩過的地方,每一處都引起我的新愁。那東流的河水喲,請將我的一顆充滿離恨的心,捎帶到那心上人所在的桔子洲。

注釋

點檢:回顧、反思。錢起《初至京口示諸弟》詩:“點檢平生事,焉能出蓽門。”

離心:離愁。

橘洲:橘子洲。在今湖南長沙西湘江中,多美橘,故名。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創作背景

  盛宴過后,席罷人散,詩人獨宿紅樓(“紅樓”時為南唐宮中的舞榭歌臺),時周師壓境,國步日艱,其憂危之念,觸發往事,感到無限傷心,因而創作此詩。

參考資料:

1、黃進德.馮延巳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7:第47頁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鑒賞

  這首詞上半闋以“笙歌放散人歸去”開篇,可見其著重點不在描寫晚上宴會歌舞之盛況,而在抒發樂器放下,宴會解散,人歸去之后,詞人“獨宿紅樓”的反思。這里的“紅樓”當為南唐宮中的舞榭歌臺。鑒于馮延巳當時的官位,故在宴會散后,參加宴會的人各自歸去,而他卻能“獨宿紅樓”,享受“天子非常賜顏色”(高適《燕歌行》)的特殊恩遇。但是,這并沒有使馮延巳產生“紫殿紅樓賞春好”(李白《侍從宜春苑》)的愉悅之情,相反,在“周師南侵,國事岌岌”之際,“憂生念亂,意內而言外”(馮煦《陽春集序》)。“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將珠簾半卷,掛在玉鉤,此時云兒收起,升起一輪朗月,此情此景,令人心寒,令人孤愁)正是“意內而言外”的最佳選擇。

  下半闋首兩句“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緊承上半闋,寫出時間的推移,由夜里“獨宿紅樓”,到次日早晨起來,泛舟離開紅樓。其中“點檢”二字尤足以表現作者“辭學”造詣之深。錢起《初至京口示諸弟》詩中有“點檢平生事,焉能出篳門”之句,這些都說明“點檢”為認真考核之意。馮延巳于此時此地著以“點檢”二字,表明這離去不是毫不經意,而是一棹一回頭,認真考查經由之地的特殊景物,然而感受的卻是每經一處地方,就在心靈深處蕩起一波新愁。最后二句,“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寫詞人想從這愁苦中擺脫出來。然而,詞旨微幽,必得細細體味,才能領悟。“憑仗東流”,照應首句,點明“起來點檢經由地”是乘舟而行,引出新愁,但是,還要依仗它來拋下這不斷增添的苦愁。“將取”句,則兩處用典,意更深邃。一為“離心”,當取屈原《離騷》:“可離心之可同分,吾將遠逝以自疏”之意。一為“橘洲”,當為東流之水中確有長滿橘樹的小洲樹的小洲,因而觸發聯想,借用杜甫詩句:“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抒發南唐將會在歌舞聲中失去江山,自己不如及早離去的感慨,可謂“極凄婉之致也”。

馮延巳簡介

唐代·馮延巳的簡介

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 馮延巳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寄鄉郡朱太守

韓雍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傳中名。愛民不數劉寬恕,律已還高伯起清。

莫嘆長才淹白發,終期入相慰蒼生。獨慚淺薄登清要,補報無能負圣明。

初秋書感

宋代陸游

流年冉冉不容追,余息厭厭只自知。

馬革裹尺違壯志,鹿門采藥卜幽期。

游崆峒巖和洪邑侯韻

明代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歸義云松禪師敕封郎官寄贈

明代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三忠祠

明代孫緒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

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水調歌頭·勛業竟何許

宋代吳潛

勛業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