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高觀國的詩 > 少年游·草

少年游·草

[宋代]:高觀國

春風吹碧,春云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少年游·草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芳草。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軟草上,蒙茸的草地隨著流水延伸向天際。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蹤已被無邊的芳草阻隔,春恨別情無限。

萋萋的芳草,遮蓋了伊人的足跡,給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別離之恨,使人追憶起像綠草地一樣的翠羅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這景象勾起了人滿懷的愁緒。

注釋

芳裀(yīn ):形容春草茸茸如墊褥。

香塵:帶著花香的塵土。

萋萋:指茂密的芳草。

翠羅裙:借指人。化用牛希濟《生查子》“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句意。

閑門:代指情人居住處。

凄迷:迷茫。

參考資料:

1、許淵沖.《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90

2、蕭希鳳.《宋詞三百首簡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167

3、《線裝經典》編委會.《宋詞鑒賞辭典》.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298

少年游·草創作背景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符離一戰以后,南宋偏安一隅。一種茍且偷生、得過且過的風氣影響到文學。有些人講究樂律,陶醉于自然景物,不問政治;有些人只著眼于個人的離愁別恨,發泄無可奈何的傷感情緒。此詞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所寫出的抒發離愁別恨之作。

參考資料:

1、劉揚忠.《中國文學通史·宋遼金文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192

少年游·草鑒賞

  在南宋詩詞圈子里,吟物之風十分盛行。但平庸草草之作,屢見不鮮,不足為怪。高觀國的這首吟草詞卻不沾不滯,以意貫串全詞。通過寫草色來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這首詞的上半闋繪出了一幅純凈明麗的陽春煙景:春風吹綠了芊芊的芳草,在飄動的白云映襯下顯得那樣蔥翠可愛;蒙茸的草地伴隨著流水伸向天際,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草上。這的確是十分迷人的芳景。

  讀者還應當注意到“曉夢入芳裀”這句的含意。“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裀褥。關鍵是“曉夢”二字,原來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場春夢中的幻境而已。大地山河,一經點破,并化煙云。用筆之虛幻,莫測端倪。“香塵”一句,補足夢境。“香塵”者,女子的芳蹤也。劉長卿《陪辛大夫西亭觀妓詩》:“任他行雨去,歸路裛香塵”,與此詞意境相似。可是美人的蹤跡被無邊的芳草隔斷了。即使追尋到夢里也并不圓滿,也只是一個凄迷的短夢而已。

  下片轉寫實境,寫醒后的情懷。用“萋萋”一句換頭,仍是從草字生發。“萋萋”,芳草美盛之貌。

  “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即是此意。那么鮮美的芳草與江南的恨思有什么關系呢?這里似有事而無典,就是說寫自己經歷過的事,以抒發他對遠隔香塵的伊人的思念。“翻憶”句重筆渲染。用“羅裙”形容芳草,始于白居易的“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生查子》),則以芳草擬羅裙。此詞在“翠羅裙”上綴以“翻憶”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個曲折。翻者,反也。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沒想到反而勾起了對綠色羅裙——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飾的思念來。這一縷癡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體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筆。“冷落閑門”,見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無人隨意綠”之神理,即隱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遠之悲心。“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為其所本。

  “凄迷”二字,將心緒之凄黯與望眼之迷蒙兩重意象融會一起,并與前片之“望隔香塵”暗相挽合。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輕塵,真令人難以為懷。然而作者述情之筆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煙雨正愁人”之句,把這種悵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煙雨”,在詞人的筆下與草色結緣甚深。林和靖詠草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點絳唇》)賀方回《青玉案》:“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便是顯例。此詞以“煙雨”結筆,將草色、離情與迷蒙的雨色化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無盡。況蕙風所謂“取神題外,設境意中”者,約略近之。

  詠吟春草是一個古代文人津津樂道的永恒題目,名篇佳作,數不勝數。有評論家說,在高手如林的名人隊伍里,高觀國用他那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秀美婉約的風格另起爐灶,獨成一家。

高觀國簡介

唐代·高觀國的簡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 ? 高觀國的詩(119篇)

猜你喜歡

頌古二十七首

釋云賁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宋代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贈秀卿 其四

清代孫原湘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別難。

夢雨愿隨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標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看。

寒食雨中,同舍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

宋代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沈陽村居西軒即事 其一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唐代釋圓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