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宋代]: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譯文及注釋

譯文

記得初次相遇時的洞房情景,就只想應該永遠在一起。誰知道短短的幽會歡好,竟會變成分離前的最后情愛,又恰好是在闌珊的暮春。對著滿眼亂飄的柳絮,心里恐慌著這美好的春光將全部隨他的離去而消釋了。

一場情愛最終寂寞,又跟誰說呢?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輕易辜負了。早知道如此難受,后悔當初不把他留住。奈何他除了長得風流端正,更還有讓人朝思暮想的地方。一天不想他就要皺千次眉了,更何況想他呢?

注釋

晝夜樂:詞牌名,《晝夜樂》調(diào)名之曰“樂”,乃快樂之“樂”,與《齊天樂》、《永遇樂》之出于樂章,為樂府之“樂”不同;義蓋徹晝徹夜行樂狂歡之意也。吳均詞:“式號式呼,俾晝作夜”即屬此意。至李白詩:“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調(diào)名即本斯義以創(chuàng)焉。

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婦女所居的閨閣。

只合:只應該。

小會:指兩個人的秘密相會。幽歡:幽會的歡樂。離情別緒:分離前后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闌珊:將殘、將盡之意。

春色暮:即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時間,指農(nóng)歷三月。

滿目:充滿視野。

伊:為第三人稱代詞,此詞的“伊”亦指男性。

憑誰訴:向人訴說。

前言:以前說過的話。輕負:輕易地辜負了昨日的誓言。

恁(nèn)地難拼:這樣地難過。恁地:如此。難拼:指難以和離愁相拼。

攢(cuán)眉千度:皺眉一千遍,形容整天愁眉緊鎖。攢眉,愁眉緊鎖。

參考資料:

1、姚學賢,龍建國.柳永詞詳注及集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02:14-15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描繪的是柳永自己的短暫而難忘的愛情故事。柳永因懊悔和無盡的思念之情而作此詞。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鑒賞

  詞以抒情女主人公的語氣敘述其短暫而難忘的愛情故事。她從頭到尾,絮絮訴說其無盡的懊悔。作者以追憶的方式從故事的開頭說起,不過省略了許多枝節(jié),直接寫她與情人的初次相會。這次歡會就是他們的初次相遇。初遇即便“幽歡”,正表現(xiàn)了市民戀愛直捷而大膽的特點。這樣的初遇,自然給女性留下特別難忘的印象,她一心認定“便只合,長相聚”。但事與愿違,初歡即又是永久的分離。

  暮春時節(jié)所見到的是“亂花狂絮”,春事闌珊。春歸的景象已經(jīng)令人感傷,而恰恰這時又觸動了對往日幽歡幸福與離別痛苦的回憶,愈加令人感傷了。“況值”兩字用得極妙,一方面表示了由追憶回到現(xiàn)實的轉(zhuǎn)換,另一方面又帶出了見景傷情的原因。“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之“伊”為第三人稱代詞,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詞是供女藝人演唱的,故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詞的“伊”亦指男性。女主人公將春歸與情人的離去聯(lián)系起來,美好的春光她的感受中好象是隨他而去了。“直恐”兩字使用得很恰當,事實上春歸與人去是無內(nèi)聯(lián)系的,她所作的主觀懷疑性的判斷,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純是情感的附著作用所致,說明思念之強烈。“一場寂寞憑誰訴”,詞情的發(fā)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場寂寞”是春歸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惱的真正原因是無法向任何人訴說的,也不宜向人訴說,只有深深地埋藏自己內(nèi)心深處。于是整個下片轉(zhuǎn)入抒寫自身懊悔的情緒。作者“算前言,總輕負”,是由于她的言而無信,或是損傷了他的感情,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顯然責任是女方;于是感到自責和內(nèi)疚,輕易地辜負了他的情意。再講“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可以看出她當初未考慮到離別后情感上竟如此難于割舍。他不僅舉措風流可愛,而且還品貌端正,遠非一般浮滑輕薄之徒可比,實是難得的人物。而這個人“更別有、系人心處”,寫說她才能體驗到的好處,也是她“難拚”的最重要的原因。

  結句“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現(xiàn)了這位婦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狀態(tài)。攢眉即愁眉緊鎖,是“思量”時憂愁的表情。意思是,每日都思量,而且總是憂思千次的,可想見其思念之深且切了。這兩句的表述方式很別致,正言反說,語轉(zhuǎn)曲而情益深。不思量已是攢眉千度了,則每日思量時又將如何,如此造語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十分傳神。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猜你喜歡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

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諸路發(fā)解勸駕

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

殘句:秋近草蟲乳

宋代王禹偁

秋近草蟲乳,夜遙霜月寒。

扇聲酋泛暑,井氣忽生秋。

青絞道中

明代王弘誨

徑轉(zhuǎn)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