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謝克家的詩 > 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

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

[宋代]:謝克家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創作背景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正月趙佶和趙桓父子被迫赴城外金營求和被拘。當時開封軍民得知徽、欽二帝被扣留后,成群結隊自發地聚集在南熏門外和御路兩旁,冒著風雪,忍著饑寒,引領翹望,等待“車駕歸來”。正月二十八日,詞人含淚寫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喻朝剛,周航主編 .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 宋詞觀止 四 注釋 解說 集評: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04:第566頁

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鑒賞

  詞人親眼看到金人南侵,君主被擄,在國家和民族的危機中,寫下了這首忠憤填膺的詞,其凄涼怨慕之音,纏綿悱惻之感,溢于字里行間,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作品。

  全詞不言國破君擄,巢復卵毀,而言宮柳依依,樓殿寂寂,一種物是人非的今昔之感,躍然紙上。“春晝長”一語,把客觀的景物描寫,轉向主觀的心理感受,是景為情使,情因景生,抒情和寫景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富麗堂皇的景物后面,蘊藏著深深的隱痛。接著詞人把筆鋒一轉:“燕子歸來依舊忙”,燕子是無情之物,它哪里知道樓殿依舊,而主人已換,仍然忙著銜泥,在舊梁上筑起新巢,儼然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滄桑之感。最后“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點明題旨,懷念故君。結句真味無窮,辭意高絕,一個芳馨悱惻的藝術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因為它是從題前著筆,題外攝神,只用了一個“破”字,便把從清晨憶到黃昏,又從黃昏憶到月上柳梢,都沉浸在如癡如呆的回憶中。昔日的宮柳凝綠,今朝的淡月黃昏;昔日的笙歌徹旦,今朝的樓殿無人,在在是強烈的對比,在在是傷心的回憶,不言相憶之久,而時間之長自見;不言相憶之深,而惓顧之意甚明。“月破黃昏”是寫景;“人斷腸”是抒情,把寫景和抒情統一在一個完整的句子里,而景物在感情的絲縷中織得更加光彩奪目,感情在景物的烘托中更加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詞抒發深沉的感慨,不著一句實語,而是把山河破碎、君王被虜的殘酷現實寫進了宮柳依依、樓殿寂寂中.以物事人非的滄桑變換把往事堪哀的失國之痛表達得真切動人。

謝克家簡介

唐代·謝克家的簡介

謝克家(?—1134)字任伯,上蔡(今屬河南)人。紹圣四年(1097)中進士。親歷靖康之變,作《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建炎四年(1130)官參知政事。紹興元年(1131),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宵宮,寓居臨海。紹興二年(1132年)上書彈劾秦檜。紹興四年卒。事跡見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張守《祭謝參政文》(《毘陵集》卷一二)。詞存《憶君王》一首,見《避戎夜話》。《全宋詞》輯錄。

...〔 ? 謝克家的詩(1篇)

猜你喜歡

謁許由廟

唐代錢起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
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
緬想古人增嘆惜,颯然云樹滿巖秋。

題洞霄宮

宋代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江行雜感 其一

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送謝伯儀守開州

明代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白菊 其四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