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
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門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門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門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這首詞講了一個類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雖為悼亡詞,但含蓄不露,不加點破,更見風致。
詞的上片寫去年此時,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詞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開,姿影綽約。那位女子花下,淺吟低唱,其風韻體態,與海棠花融為一體,艷麗非凡。《金縷衣》,當時流行的一支曲子。
上片意境靜中見動,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嫻靜嫵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
下片寫此日此時重尋去年蹤跡,同是那庭院深處,海棠花下,飛花片片,然而那位脈脈含情,風姿飄逸的佳人卻已“人面不知何處去”了。“攜手處”即是去年相會的地方,而此時物是人非,美妙的春光只能使詞人感到無限悵惘。
接下來,詞人將筆輕輕宕開,去寫眼前景物。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紅英亂落,飛絮滿天,象是要追逐著駘蕩的東風遠去。這些景物,都大可尋味。落紅之飄零,楊花之飛舞,歷來都是詩人歌詠的對象。而且,那“亂紅飛絮”,也令人聯想一去不返的青春歲月,連同那夢一般溫馨的回憶,都隨著春光遠去了。
這里詞人以寫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詞意含蓄深蘊耐人深味。關于這首詞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冷齋夜話》說:李元膺喪妻,作《茶瓶兒》詞,尋亦卒。蓋謂詞人虛構了一個傳奇般的“人面桃花”式的故事,寄寓了對亡妻的悼念與人去樓空的哀怨。這類傳奇雖未必確有其事,但詞人真摯深婉之情卻是詞中真味。
唐代·李元膺的簡介
東平(今屬山東)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詳。紹圣間,李孝美作《墨譜法式》,元膺為序。又蔡京翰苑,因賜宴西池,失足落水,幾至沉溺,元膺聞之笑曰:“蔡元長都濕了肚里文章。”京聞之怒,卒不得召用。據此,元膺當為哲宗、徽宗時人。《樂府雅詞》有李元膺詞八首。
...〔
? 李元膺的詩(21篇) 〕
明代:
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
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
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明代:
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宋代:
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明代:
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宋代:
劉克莊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複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