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

注釋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十年:指結發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里”。

孤墳:其妻王氏之墓。

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軒:門窗

顧:看。

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參考資料:

1、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70-71

2、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44-24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二人一直相敬如賓,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離開了人世。這對蘇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93-69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鑒賞

(腸斷一作:斷腸)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語,感人至深。“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不思量,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因為作者時至中年,那種共擔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于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話說得極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極大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凄涼無助而又急于向人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接著,“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表現了作者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更加深了一層。

  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記述了“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而此詞寫得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夢的確實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

  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這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正是東坡筆力奇崛之處,妙絕千古。“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之勝,全在于此。別后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落。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這是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也令人感到無限凄涼。

  結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回到現實上來。“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而柔腸寸斷。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里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東坡此詞最后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凄清幽獨,黯然魂銷。這番癡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這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后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

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詔罷,霜月凄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
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與君同此寢。

次韻晚入五華寺

明代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炮局雜詩 其五

周作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蕭蕭

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

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

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奉送浙江省危宰郎中除湖廣

元代吳景奎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

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