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清照的詩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代]:李清照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fā)的懷鄉(xiāng)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注釋

蕭蕭:凄清冷落的樣子。原為象聲詞,如風聲、雨聲、草木搖落聲、馬蹄聲?!对娊洝ば⊙拧ぼ嚬ァ酚小笆捠採R鳴”,《楚辭·九懷·蓄英》有“秋風兮蕭蕭”,《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瑣窗:鏤刻連鎖紋飾之窗戶。多本作鎖窗,當以瑣窗為勝。

酒闌:酒盡,酒酣。闌: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有“酒闌”,裴骃集解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有“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注曰“闌,猶晚也”。團茶: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代有龍團、鳳團、小龍團等多種品種,比較名貴。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p>

瑞腦:即龍涎香,一名龍腦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xiāng)之思,馳名文壇。

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東籬菊蕊黃:化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采菊東籬下”句。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xiāng)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此詞寫作時間尚有爭議。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鑒賞

  這首詞的感情調子是比較低沉的。社會亂離,客居異地,詞人在詞中寄托了家國之思,有著身世飄零的感遇。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p>

  “寒日”,是說陽光有些慘淡、冷清。詞中所寫是秋天,并非冬日。太陽慢慢升高了,一點一點照射到窗上,看上去很明亮,卻給人以冷落蕭索之感。“蕭蕭”,一般用來形容風雨,這里是說陽光給人的感覺,就如同蕭瑟的秋風一樣,有些凄冷。用“蕭蕭”形容“寒日”,一下子便給深秋的清晨帶來遲暮的氣氛,也為全詞點染了一個色調凄清的背景。“瑣窗”,雕刻有連環(huán)圖案的窗子。從它前面的“上”字來看,太陽光照射到窗上,有一個慢慢移動的過程,說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視著,心緒茫然。“瑣”,一作“鎖”。

  “梧桐”一句,又在凄清中抹上了一層暗淡的色彩。主人公朝窗外望去,曾經茂盛蒼翠的梧桐樹無言獨立,一枝一葉似乎都凝結著愁怨:它們一定是對夜間的寒霜心有恨意吧。梧桐因天氣轉冷、霜露漸重而開始落葉凋零,但草木無知,本不能恨,詞人采用擬人的手法,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其時,清照遭遇國難,流落他鄉(xiāng),逢秋作客,不禁倍感凄清和愁怨。不過,她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而不露,移情入景,借梧桐之恨,傳達自己的情緒。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p>

  “酒闌”,即酒意將盡。主人公喝完酒后,再喝上幾杯團茶,那又濃又苦的滋味正是她所喜好?!皥F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制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很多。主人公并非酒徒,其所以如此,無非是心情苦悶,借酒排遣。從夢中醒來之后,只覺瑞腦散發(fā)出的清香,沁人心脾?!叭鹉X”,熏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至于她做的是什么夢,又因何而斷,這都留給讀者去想象。

  這兩句敘寫主人公在寂寞秋日自遣自慰的情狀?!案病焙汀捌恕眱稍~,表面上寫樂,實際上是寫悲。酒飲得多,表明愁重??嗖桦m宜解酒,但那只是生理上的。精神上的苦悶,根本不是借酒澆愁、飲茶解醉所能排解?!捌恕保砻媸钦f香氣宜人,實則是說環(huán)境的清冷靜寂,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讓人更加明顯地感覺到熏香的香氣。主人公在燃香獨坐、默然沉思中,似乎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其內心深處,仍是愁云恨霧,揮之不去。這種以閑寫愁的筆法,是很耐人尋味的。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p>

  秋天已經過完,白天還是那么長,比起仲宣懷念遠方家鄉(xiāng),主人公更覺凄涼。夏至以后,白天逐漸變短,到秋盡時,主人公卻覺得白天還是那么長。看似無理,實則有因。終日被思念故土的愁苦所煎熬,自然會產生日長難挨、度日如年的感覺。

  “仲宣”一句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少時即以文才見長,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亂時,他避亂荊州,依附劉表,但未被重用。在荊州他寫了《登樓賦》,抒發(fā)壯志未酬、懷鄉(xiāng)思歸的抑郁心情。此時,詞人因“靖康之難”、北宋淪亡而背井離鄉(xiāng),其身世、情懷與仲宣相仿,故借以自況,其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似乎還要強烈,因此說“更凄涼”。這一典故的容量是很大的,包含了道不盡的身世之感、亂離之苦。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p>

  “隨分”,隨便,含有隨遇而安的意思。飄零的命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日思夜想的故土不知何日才能重歸,總不能一直凄涼感傷,被無邊的愁苦壓倒吧。不如端起杯中美酒,隨意痛飲,別辜負了東籬盛開的菊花?!皷|籬”,種菊花的地方,語出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p>

  本來是借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悲愁難遣的家國之思。因此,把酒對菊絕非賞心樂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排遣。這種自寬自慰的說法,看似輕松,實則含怨。

李清照簡介

唐代·李清照的簡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李清照的詩(119篇)

猜你喜歡

秋暑登道風山應群諒浩斌之約也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xiāng)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

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

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句 其二

宋代胡叔豹

先生只此在山中,莫道云深不知處。

送堪輿饒少峰歸豫章

明代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huán)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贈張魯恂

近現代許南英

曲江風度冠時儔,講席青氈尚褐裘。云表鵬摶期直上,雪泥鴻印紀同游。

一堂弦誦胡安國,萬卷瑯環(huán)李鄴侯。記得春江風雨夜,攜尊話到四更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