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賀鑄的詩 >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代]: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譯文及注釋

譯文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因此詞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賀鑄又名之為“半死桐”。

閶(chāng)門:蘇州城西門,此處代指蘇州。

何事:為什么。

梧桐半死:枚乘《七發》中說,龍門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說此桐為連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猶在),斫以制琴,聲音為天下之至悲,這里用來比擬喪偶之痛。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語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晞:(xī)干。

舊棲:舊居,指生者所居處。新垅:新墳,指死者葬所。

參考資料:

1、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75-276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作者從北方回到蘇州時悼念亡妻所作。賀鑄一生輾轉各地擔任低級官職,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閑居蘇州三年,其間與他相濡以沫、甘苦與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詞以寄哀思。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885-888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鑒賞

  這是一首情真意切、語深辭美、哀傷動人的悼亡詞,是中國文學史上與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懷》、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同題材作品并傳不朽的名篇。

  上片開頭兩句用賦,直抒胸臆,寫作者這次重回蘇州經過閶門,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長眠地下,不禁悲從中來,只覺得一切都不順心,遂脫口而出道:“同來何事不同歸?”接以“同來何事不同歸”一問,問得十分無理,實則文學往往是講“情”而不講“理”的,極“無理”之辭,正是極“有情”之語。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兩句,借用典故,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鴛鴦比喻自己知天命之年卻成為鰥夫,孑身獨存的苦狀,寂寞之情,溢于言表。“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葉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頭白”二字一語雙關,鴛鴦頭上有白毛(李商隱《石城》:“鴛鴦兩白頭。”),而詞人此時已年屆五十,也到了滿頭青絲漸成雪的年齡。這兩句形象地刻畫出了作者的孤獨的凄涼。

  過片“原上草,露初晞“承上啟下,亦比亦興,既是對亡妻墳前景物的描寫,又借露水哀嘆妻子生命的短暫。同時這里也是用典,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歿,是為比,緊接上片,與“梧桐半死”共同構成“博喻”;同時,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墳場應有的景象,是為興,有它尋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現就不顯得突兀。

  下片最后三句復用賦體。“舊棲新垅兩依依。"因言“新垅”,順勢化用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詩意,牽出“舊棲”。居所依依,卻天人永隔。下文即很自然地轉入到自己“舊棲”中的長夜不眠之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夜間輾轉難眠中,昔日妻子挑燈補衣的情景歷歷在目,卻再難重見。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詞中最感人的兩句。這兩句,平實的細節與意象中表現妻子的賢慧,勤勞與恩愛,以及伉儷間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讀來令人哀惋凄絕,感慨萬千。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上最突出之處在于將生者與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作者詞筆始終關合自己與妻子雙方,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構思當中,如: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此處上半句寫自己所見,下半句抒發對亡妻的思念。“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這是寫作者自身。“原上草,露初晞“這是寫妻子。“舊棲新壟兩依依。"這是兩個人在一起寫。“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與開頭一樣,前一句寫自己,后一句寫妻子。以夫妻間體貼關懷、情感交融的溫馨生活為基礎寫成;”舊墳新壟“句有夫妻感情已經超越時間,超越生死之感。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借敘事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借比喻抒情;“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借景物抒情;“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借行為舉止抒情;語言上兩次運用反詰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動人心弦。

賀鑄簡介

唐代·賀鑄的簡介

賀鑄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 ? 賀鑄的詩(142篇)

猜你喜歡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

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臺郡八景

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宋代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詩偈 其一五九

唐代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贈譚金吾還朝 其一

明代區大相

家住層城接御溝,承恩使越錦衣游。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送李司訓之乾州

明代傅圭

案牘勞終日,何如此職清。坐談惟往圣,環立有書生。

棘院頻抽句,賢關久擅名。盡心期報國,端不負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