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楊炎正的詩 > 蝶戀花·別范南伯

蝶戀花·別范南伯

[宋代]:楊炎正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東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年路。后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

蝶戀花·別范南伯譯文及注釋

譯文

無盡的離愁別恨化為無盡的春雨。使春江水漲,浩浩蕩蕩,一派東流去,盡管盛情挽留,但朋友還是不得不登船離去。耳聽那越來越小的櫓聲,為你前程坎坷難卜擔憂。

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尋春,依舊是當年我們曾走過的那條路。懸想別后友人思我,回望之時,已是有無數亂山遮隔。

注釋

 刬地:依舊,還是。此處作“一派”講。

鳴艣:艣同‘櫓’,鳴艣,指劃船的櫓搖動時所發出的聲音。

南徐:州名。東晉時僑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即今江蘇鎮江市。

蝶戀花·別范南伯鑒賞

  送別朋友,是唐宋詩詞中經常被采納的題材之一。這方面的名篇佳作,數不勝數。楊氏的這首送別詞,雖非上乘之作,但寫得幽暢婉曲,頗有特色。詞的發端便直言離恨:“離恨做成春夜雨。”與好朋友春夜話別,無盡的離愁別恨化為無盡的春雨;那綿綿春雨就像綿綿友情。“添得”二句進一步寫一場春雨,使春江水漲,浩浩蕩蕩,一派東流去。以春江東流,來寫離愁滔滔不絕,近于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意。

  “弱柳”兩句寫弱柳系不住船,表示盡管盛情挽留,但朋友還是不得不登船離去。王安石有《題朱郎中白都莊》詩曰:“藜杖聽鳴艣。”眼看著船兒漸去漸遠,耳聽那越來越小的櫓聲,心中既為朋友離去而悵惘,有一種“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對朋友一路風波之勞和前程坎坷難卜的擔憂。“為君愁絕”中一個“絕”字,飽含這無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寫朋友要去的目的地。這句話表面上是說: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尋春,依舊是當年我們曾走過的那條路。話語下面隱藏的意思是:本是當年你我結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單影只,一個人獨自踏青了。路依舊而人不同,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間。

  結尾“后夜”兩句是懸想別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時,已是有無數亂山遮隔。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宋詞中屢見。下片首稱“君”,故“獨憐”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詞人懸想而出,故“亂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于起。”(沈祥龍《論詞隨筆》)這首詞結句俊秀飄逸、悠悠長長,有不盡之意。這種結法與李白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結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以及岑參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結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等一樣,都是“‘臨去秋波那一轉’,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絕者也。”(李漁《窺詞管見》)

  陸氏侍兒有《如夢令·送別》詞曰:“日暮馬嘶人去,船逐清波東注。后夜最高樓,還肯思量人否?無緒,無緒,生怕黃昏疏雨。”這首小令的意境和這首《蝶戀花》的詩情畫意,確乎相近,可對讀并可互相發明。

楊炎正簡介

唐代·楊炎正的簡介

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 ? 楊炎正的詩(69篇)

猜你喜歡

清代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

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對城南池蓮招曹南湖

宋代耶律鑄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

題白龍洞

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頌古九首

宋代釋梵思

摘楊花,摘楊花,

打鼓弄琵琶。昨日栽笳子,

餞高唐州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