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范成大的詩 >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宋代]:范成大

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譯文及注釋

譯文

溫融融的陽光穿光飄浮的紫云落到平地,景色美天氣暖,敞開了輕輕的皮衣。今人困倦的天氣,令人陶醉的花香,正午酣夢時扶著頭醉態迷離。

春日的慵懶恰似池塘里靜靜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漣漪就像春愁乏起。碧水緩緩波蕩,東風柔軟無力,水面像要皺起微波又將微波抹去。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因張孝祥詞“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句而得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雙調,四十八字。上闋五句,三平韻;下闋五句,兩平韻。

萍鄉:今江西萍鄉市。小憩:短暫休息。

酣酣:指太陽如醉。艷盛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日腳:穿過云隙下射的日光。紫煙:煙霞映日成紫色。

妍暖:晴朗暖和。輕裘:輕暖的皮衣。

扶頭:扶頭酒的省稱,指易醉之酒。此處指醉態。

慵(yōng):困倦,懶得動懶。

縠(hú)紋:縠,有皺紋的紗類絲織品:綺羅綾縠。

溶溶泄泄(yìyì):春水蕩漾的樣子。舒緩貌,弛緩之意也。也有文,把“泄泄”寫為“曳曳(yè)”。

東風無力:李商隱《無題》詩:“東風無力百花殘。”

參考資料:

1、史杰鵬.宋詞三百首正宗:華夏出版社,2014:297-298

2、蔡義江.宋詞三百首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97-198

3、上官紫微.宋詞三百首導讀: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206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作者調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赴桂林上任途中。據作者《驂鸞錄》,乾道九年(1173)閏正月末過萍鄉(今江西萍鄉市),時雨方晴,乘轎困乏,歇息于柳塘畔。柳條新抽,春塘水滿,這樣的環境既便小憩,又易引發詩興。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415-1416

2、黎孟德.黎教授教你讀宋詞:巴蜀書社,2013:143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鑒賞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云縫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煙”,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氣。“酣酣”,其色調之深。這一句是寫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烈了,“日腳”給人奪目的光亮;天氣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調就給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輕暖。“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帶給人熱的感覺,這種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了,它一陣陣地傳了過來。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給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覺。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天色”即天氣。這天氣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與“冷香”對人的刺激確乎不同。“扶頭”,本是指一種易使人醉的酒,也狀醉態。“午夢扶頭”就是午夢昏昏沉沉的樣子。

  上闋是寫乘輿道中的困乏,下闋寫“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這片”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意脈很細。這里即景作比。”縠紋“,縐紗的細紋比喻水的波紋。這兩句說: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細小的波紋一樣,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覺得那絲絲的麻麻癢癢、陣陣的軟軟綿綿。這個”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下面又進一步進行描寫:”溶溶泄泄(yìyì),東風無力,欲皺還休。溶溶泄泄,水緩緩掠動。“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墉水皺了;可你認真去看,又“風靜縠紋平”(蘇軾《臨江仙》)了。這里寫水波就是這種情形。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見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狀態。這幾句都是用比喻寫春慵,把難以言狀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體、形象,作者的寫作技巧真令人嘆服。同時還要體會,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給人以美感。它那么溫柔熨貼,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細膩、明凈,真叫人喜愛。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樂。春慵,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感覺,雖然在前人詩詞里經常出現這字眼,但具體描寫很少,蘇軾(《水龍吟·楊花詞》)借楊花寫了女子的慵態,但沒有這首詞寫得生動、細膩、充盈。此詞用了許多貼切的詞語天氣給人的困乏感覺,又用了一系列比擬寫感覺中的春慵,使人刻畫如沐其中;感覺到了春天的溫暖,聞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沈際飛評道:“字字軟溫,著其氣息即醉。”(《草堂詩余別集》引)確實不錯。如此寫生理現象,寫感覺,應當說是文學描寫的進步。

范成大簡介

唐代·范成大的簡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 范成大的詩(1993篇)

猜你喜歡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

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移梅

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諸路發解勸駕

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路漢得人。

題鑒園圖

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

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頌古二十四首

明代釋宗演

有一語,沒人知。

最親切,又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