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春情

[宋代]:蘇軾

道字嬌訛苦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浣溪沙·春情譯文及注釋

譯文

睡夢中柔聲細語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來到她的夢中?

假如不是跟他夢中歡會呀,

為何見她早起時發髻斜傾?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體輕盈,

紅窗內她睡得甜不聞鶯聲。

那使人困意濃濃的天氣呀,

已不知不覺地快要到清明。

注釋

“道字”二句:意謂少女說話時咬字不準,還不應在閨房中做多情的春夢。 

朝來句:謂低頭沉思不知何故。 

趁燕:追上飛燕。這句寫蕩秋千。 

睡重不聞鶯:睡得很濃連鶯啼聲也聽不見。清賀裳《皺水軒詞簽》評以二句云:“蘇子瞻有銅琵鐵板之機,然其《浣溪沙·春閨》曰:‘彩索身輕長趁燕,戲窗睡重不聞鶯。’如此風調,令十七八女郎歌之,豈在‘曉風殘月’之下?”

因人天氣: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氣。

浣溪沙·春情鑒賞

  這首詞體現了作者對婉約詞的一個極好的開拓與創新。詞中以含蓄蘊藉、輕松幽默的語言,描寫一位富裕家庭懷春少女的天真活潑形象。整首詞新穎工巧,清綺細致,雅麗自然,表現人物形象不僅能曲盡其形,且能曲盡其神,曲盡其理,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上趙王 其四

明代佘翔

芙蓉池上擅風流,今代宗藩古帝州。借問西園飛蓋夜,何人托乘月中游。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三高祠

宋代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

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山家五首 其三

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四用前韻酬達夫 其九

宋代劉弇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