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溫庭筠的詩 >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

[唐代]:溫庭筠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譯文及注釋

譯文

華麗的香枕上裝飾著漂亮的鈿雀和金鸂鵣,在這個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經起床梳妝一新。她來到了沉香樓閣上正看見遠處隱隱的吳地青山,如絲的楊柳枝條又泛起青色,在春風中裊裊飄蕩,而驛橋上已經開始飄起了絲絲蒙蒙的細雨。

在畫樓上看見那江南岸邊春草萋萋,女子暗嘆心中的那個人竟一去未歸,音訊全無,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鸞鏡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滿腹的心事又有誰知道呢?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

寶函:一說指枕函,即枕套;一說指梳妝盒。此處似以梳妝盒解更優。

鈿(tián)雀:有雀鳥裝飾的釵。

金鸂(xī)鶒(chì):亦指釵上所飾。

沉香閣:沉香木制的樓閣。

吳山:一說泛指吳地之山;一說為屏風上所繪的吳地山川風景。

驛橋:驛站附近的橋。

畫樓:即雕梁畫棟之樓,也是對樓的美稱。

鸞(luán)鏡:背上鐫刻有鸞鳳圖案的鏡子。

花枝:女子對鏡照見自己所簪戴的花。此處借指這位女子。(浦江清)“枝”與“知”諧音。

參考資料:

1、房開江,崔黎民 .花間集全譯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7 .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創作背景

  此詞約作于唐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60年)年間。《菩薩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后期(公元850年—公元859年),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參考資料:

1、聶安福導讀 .溫庭筠詞集 韋莊詞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11 .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鑒賞

  《花間集》收溫庭筠的《菩薩蠻》詞十四首,都是寫女子相思離別之情,這是其中的第十首。

  這首詞起句寫人妝飾之美。“寶函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妝圖:一位女子春晨妝梳,打開妝盒,手拈金釵。映入眼簾的是一對鏤金的紫鴛鴦。次句寫人登臨所見春山之美。“沉香閣上吳山碧”,亦“泰日凝妝上翠樓”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閣,伊憑欄遠望。江南的綠水青山,十分可愛。“楊柳”兩句承上,寫春水之美,仿佛畫境。曉來登高騁望,觸目春山春水,視線難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楊柳又如絲”,一個“又”字,透露了女子內心的躍動,能傳驚嘆之神,且見相別之久,相憶之深。這個“又”字,還使得下一句“驛橋春雨時”,這個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緊密無間。這兩句寫柳絲撥動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個春雨瀟瀟的日子,曾經和情人在驛外橋邊折柳送別,依依惜別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時離人不知在何處。這就利用時空的交替,創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這是溫詞凝煉、深密的典型筆法。

  上片的結句回憶驛橋送別,下片接寫別后。“畫樓音信斷”,說明人去信斷。“芳草江南岸”,抒發了春歸人不歸的隱痛。末兩句,自傷苦憶之情,無人得知。“鸞鏡與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艷如花之人,而獨處凄寂,可見其幽怨之深。“此情誰得知”,千回百轉,哀思洋溢。這個結句是全詞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詞的高潮。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猜你喜歡

感事

唐代張喬

西子湖頭并采蓮,昭陽宮里便如仙。新承恩寵應誰妒,敢學顰眉為乞憐。

野望

宋代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大明殿早朝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江行雜感 其一

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

宋代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恭謁孝陵

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