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院無風,柳絲垂,閨人晝寢。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庭院柳條搖擺。微風吹,汗味透香氣,薄衫生涼意。涼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紅潤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冰冷了她紅潤的手。郎笑碗中的藕絲太長了。閨人一邊吃長絲藕,一邊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釋

柳庭風靜人眠晝:院無風,柳絲垂,閨人晝寢。

晝眠人靜風庭柳: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庭院柳條搖擺。

香汗薄衫涼:微風吹,汗味透香氣,薄衫生涼意。

涼衫薄汗香:涼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手紅冰碗藕:紅潤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

藕碗冰紅手: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冰冷了她紅潤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鑿冰藏于地窖的習慣,待盛夏之時取之消暑。

郎笑藕絲長:郎笑碗中的藕絲太長了。“藕絲長”:象征著人的情意長久。在古典詩詞中,常用“藕”諧“偶”,以“絲”諧“思”。

長絲藕笑郎:閨人一邊吃長絲藕,一邊又嘲笑她的情郎(擔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絲長)。

參考資料:

1、劉長賀 .宋代詩詞典選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 :422-423 .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回文四時閨怨》之一。這四首詞均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十月。東坡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后又去天慶觀養煉。在無所收獲之后,寫閨怨回文以解脫。

參考資料:

1、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583-585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鑒賞

  通常的回文詩,主要是指可以倒讀的詩篇。回文詩盡管只有駕馭文字能力較高的人,方能為之,且需要作者費盡心機,但畢竟是文人墨客賣弄文才的一種文字游戲,有價值的作品不多。宋詞中回文體不多,《東坡樂府》存有七首《菩薩蠻》回文詞。

  蘇東坡的回文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回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東坡的七首回文詞中,如“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等,下句補充發展了上句,故為妙構。

  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四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闋寫晝眠情景,下闋寫醒后怨思。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柳庭”二句,關鍵在一“靜”字。上句云“風靜”,下句云“人靜”。風靜時庭柳低垂,閨人困倦而眠;當晝眠正熟,清風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寫“靜”,卻從不同角度著筆。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三、四句,細寫晝眠的人。風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變化在“薄衫”與“薄汗”二語,寫衫之薄,點出“夏”意,寫汗之薄,便有風韻,而以一“涼”字串起,夏閨晝眠的形象自可想見。過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動。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上句的“冰”是名詞,下句的“冰”作動詞用。古人常在冬天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寫以冰水拌藕,猶此詞“手紅”二句意。“郎笑耦絲長,長絲藕笑郎”,收兩句為全詞之旨。“藕絲長”,象征著人的情意綿長,古樂府中,常以“藕”諧“偶”,以“絲”諧“思”,藕節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讀曲歌》:“思歡久,不愛獨枝蓮(憐),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調笑的意味的,故閨人報以“長絲藕笑郎”之語。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領情或是不識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絲之長,末句始露出“閨怨”本意。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九日 其五

明代陳仁錫

蘿月轉松色,水流無停川。胸懷憶耆舊,佳句倩誰傳。

盜賊

宋代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滿江紅 其一 慶云劉氏婦回生紀事,代星謀

清代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自題畫梅

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頌古三十一首

宋代釋如本

一波才動眾波隨,汩沒塵寰幾個知。

突兀須彌橫宇宙,縱橫妙用更由誰。

江行俳體十二首 其六

明代鐘惺

日日移家處處鄰,吳頭楚尾半波臣。罟師嚼米餐烏鬼,舟仆偷錢買白鱗。

鴉食肉能謀底事,獺銜魚欲祭何神。黃頭見我詢潮步,笑是潯陽始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