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閬水歌

閬水歌

[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fù)春從沙際歸。

巴童蕩槳欹側(cè)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閬水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錯的感覺。

可愛的紅日正沖破浪花出來,更有春色從沙海那邊歸來。

巴地的孩童蕩著槳從旁邊經(jīng)過,水雞銜著小魚來去飛翔。

閬中勝事美景令人愛殺,閬州城南的勝景真是天下稀有!

注釋

閬水:又名“閬中水”。即嘉陵江。

嘉陵江:長江上游支流。在中國四川省東部,發(fā)源于秦嶺,重慶市注入長江。

“石黛”句:形容江色之清綠。石黛,即石墨。青黑色,詩詞中因多稱“青黛”。古時婦女用為畫眉墨,相因依,猶相融和。因兼有黛碧二色。

“正憐”兩句:仇兆鰲注:“日出浪中,照水加麗;春回沙際,映水倍妍。”沙際,猶言水邊岸邊。岸草先綠,故春似從沙際而歸。

巴童:巴地兒童。攲(qī):傾斜。

水雞:水鳥名。

閬中:是舉全部而言。《舊唐書·地理志》:“閬水迂曲經(jīng)郡三面,故曰閬中。”勝事:美景。這里指山水之美。可腸斷:極言其美之可愛。《杜臆》:“閬中勝事,總結(jié)上文,而贊云‘可腸斷’,猶贊韋曲之花,而曰‘惱殺人’也。”(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詩:“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

“閬州”句:閬州城南三里有錦屏山。錯繡如錦屏,號為天下第一。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200-201

閬水歌創(chuàng)作背景

  杜甫在廣德元載(763年)秋第一次到閬州,是為好友房琯奔喪。 廣德二載(764年)春初至春晚(即農(nóng)歷的正月至三月),杜甫第二次到閬中,是應(yīng)王刺史之邀,一住近三月。其間,他參與了唐代閬中在清明節(jié)前后十日祭祖祭亡友的掃墓活動。 因感慨萬端,寫下了著名的《閬水歌》。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200-201

閬水歌鑒賞

  首句“嘉陵江色何所似”問春天的嘉陵江水的顏色,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是對上一句的回答。這兩句是在描述嘉陵江水的自然景色,屬于寄情于景的抒情詩句表現(xiàn)法。

  “正憐日破浪花出”說乘船于嘉陵江上,正在對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陽進行欣賞之際,一陣陣?yán)嘶ㄓ縼矶鴮⑺嫔系娜沼皵噥y,杜甫對此美景受破壞感到憐惜。杜甫在剛表達了對嘉陵江江面倒映著紅日的美景被破壞之惋惜心緒后,緊接著又將岸邊河灘上的綠草看在眼里而使用轉(zhuǎn)折的語句“更復(fù)春從沙際歸”說來贊美嘉陵江(西漢水)。前句中“日破浪花出”是在寫景,而前面的“正憐”就是在寫情;后句中“春從沙際歸”,既與“日破浪花出”相對仗,又與“更復(fù)”即“更看到希望”所表達的情感相交融。這兩句屬于融景于情的抒情詩句表現(xiàn)法。

  “巴童蕩漿欹側(cè)過”在《杜詩鏡銓》中被劉須溪評價為“景少”;“水雞銜魚來去飛”又被劉須溪評價為“語長”。這里的前句,雖然只描寫了有巴人小兒劃著小船從杜甫的身邊穿過去這一較為單調(diào)的景色,但是在此卻體現(xiàn)了杜詩之中的人民性——“巴童”,這是在《閬山歌》與《閬水歌》里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出現(xiàn)在詩中的人物代表;這里的后句隱約寓指杜甫在寫此首詩時他所處的位置——大約就是在閬中的南津渡或正處在南樓(華光樓)一帶。這后句看似寫景的詩,卻被劉須溪評價為“語長”而之所長的地方,既是在為后人辨別杜甫寫此詩的環(huán)境而告訴人們有關(guān)詩圣當(dāng)時的位置,又能為此詩重點內(nèi)容即最后一句的現(xiàn)出,鋪展其必要的文化意境;所以,“語長”。這兩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詩句表現(xiàn)法。

  “閬中勝事可腸斷”,杜甫用“可腸斷”的悲情,來敘說他在了解閬中古老“勝事”之后的感受;說明杜甫所得知閬中勝事的心緒、與回憶遭遇“安史之亂”的狀況相似。《杜詩鏡銓》所引《杜臆》猶云“惱殺人意”來解釋杜甫此時此刻的心情,說明了杜甫此時很可能心緒悲愴。結(jié)句“閬州城南天下稀”:《杜詩鏡銓》結(jié)合“閬州城南天下稀”所作的解釋,舉出了“閬之為郡,有五城十二樓之勝概”的例子。這說明在清代,已有文人(包括在此之前而可能前延于唐代或更早的文化背景)識閬中古地,就是昆侖閬苑、就是閬苑仙境——閬州城南的錦屏山以山載人、人高如山自成仙,其山勢、其風(fēng)水、其神話“三位一體”,成為了杜甫所贊的“天下稀”。最后兩句詩,是抒情兼敘事的詩句——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就更能夠易于將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jié)合在詩句之中。

  杜甫在閬中的時間雖然不長,創(chuàng)作的詩篇卻不少。這首《閬水歌》專詠閬水之勝,它與《閬山歌》一起成為杜甫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虞美人 其三

宋代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fēng)。

初秋

宋代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照水聯(lián)句

南北朝何遜

插花行理鬢。

遷延去復(fù)歸。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

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

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

取道長河進宮齋戒即目有懷點筆成什 其四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fēng)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戀情深·滴滴銅壺寒漏咽

唐代毛文錫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余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