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潘閬的詩 > 酒泉子·長憶西湖

酒泉子·長憶西湖

[宋代]:潘閬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長憶西湖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經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樓臺上,扶欄遠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船, 小島上天高淡遠的號色。

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約約地從蘆花蕩里傳長時, 驚動了棲息在那里的白鷺, 它們倏地成群飛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艷羨神往, 因此一旦離開它,閑暇時, 又撩起我垂釣的情趣,開始整修釣魚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涼爽闊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注釋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盡日:整天。

憑:靠著。

闌(lán):橫格柵門。

島嶼: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島。

依約:隱隱約約。

白鳥:白鷗。

水云:水和云融為一起,淡藍乳白相間,給人清涼爽快之感,這里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參考資料:

1、李振國主編 .《宋詞譯評》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0.07 :第2頁 .

2、徐培均主編 .《唐宋詞吟誦》 .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2001 :第115頁 .

酒泉子·長憶西湖創作背景

  潘閬共作《酒泉子》十首,來吟詠錢塘地區的自然景物,是憶杭州的組詞。每首詞都以“長憶”起句,是宋詞中最早的組詞。把山水形勝作為詞的描寫重點,作者潘閬可以說是一個早期嘗試者。此詞寫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

參考資料:

1、謝真元主編 .《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 .北京市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7.2 :第2頁 .

酒泉子·長憶西湖鑒賞

  詞上片寫到秋高氣爽的時節,憑欄遠眺,西湖水如明鏡,孤山景色清爽,幾只漁船悠然自得,寥寥幾筆,勾勒了一幅遠近相宜、意趣恬淡的優美畫面,寫景靜中有動,以動襯靜。“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前句寫風物,后句寫背景,相映生輝。“三三兩兩”句點漁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擾不喧的意思。以“三三兩兩釣魚舟”映襯湖水的寬闊,以笛聲依約、白鳥成行烘托景致的幽雅。將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筆端,描寫極富詩情畫意,經“憶”字提示,下文便從現實中脫開,轉入回憶。接下來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當年無盡的棲遲,用感情帶動寫景。“憑闌樓上”用到這里,表明作者終日留戀的同時,還使以下諸景因之入目無遺。

  詞下片蘆花叢中傳來依約的笛聲,驚動了白鳥從水里飛起,用“忽驚起”狀白鳥(即白鷺)翩然而逝、倏然而驚的形態,色彩明快,頗具情味,樸實的白描中透出空靈。“別來”二字將思路從回憶拉到現實。“閑整釣魚竿”不僅應上片之“釣魚舟”,而且以收拾魚竿、急欲赴西湖垂釣的神情,襯托憶西湖憶得不能忍耐、亟想歸隱湖上的念頭。詞之下片,營造出釣翁漁隱出沒的寥闊蒼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詞人的“出塵”思想。

  全詞情景交融,先寫西湖光景,后寫憶者之情。詞中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選景高潔,情調閑雅,用筆淡煉,純用白描,藝術手法甚為高超。結尾與起首自然照應,用筆清閑。全篇意境悠遠,情懷逍遙,表現了作者吟詠瀟灑、舒卷自如的過人才氣。

潘閬簡介

唐代·潘閬的簡介

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一說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揚州(今屬江蘇)人。性格疏狂,曾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有詩名,風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 ? 潘閬的詩(108篇)

猜你喜歡

淮西軍大破賊兵連六告捷喜成口號二首 其一

宋代葉夢得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將軍亦謾為。

面內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顏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釣臺

宋代李處權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興。

持竿聊爾爾,至樂在游泳。

有感

清代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清平樂

黃侃

寸眉兩葉。禁受愁千疊。幽意纏綿無處說。但有魂銷心切。

更深月過回廊。照見秋花斷腸。儂比秋花命薄,誰憐獨自凄涼。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

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江陵贈滿術人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