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宗元的詩 > 哀溺文序

哀溺文序

[唐代]: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哲理 

哀溺文序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漲的厲害,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橫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船上的人紛紛游水逃生。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遠,他的同伴們說:“你最會游泳,現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說:“我腰上纏著很多錢,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們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頭。一會兒,他更加疲乏了。已經游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呢?”他又搖搖他的頭。于是就淹死了。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這樣,難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嗎?于是寫下了《哀溺》。

注釋

永:即永州。

氓(méng):古代指百姓。

咸:都。

湘水:即湖南境內的湘江。

善:通“擅”,擅長。

暴:漲

絕:渡過。

濟:渡河。組詞:救濟。

中濟:渡到河中央。

尋常:古代八尺為尋,再加倍為常,意為幾尺遠。

不能尋常:達不到平時游泳的水平。

有頃:一會

益:更

后:落后。

怠:疲乏。

有頃益怠:一會兒就疲乏了

蔽:昏聵,不明是非。蒙昧

侶:同伴。

去:丟棄,放棄。

且:將,將要。

腰:腰纏。

吾哀之:為動用法,我為他感到悲哀。

湘水:即湖南境內的湘江

貨:這里指錢。

參考資料:

1、朱慶.文言詩文點擊: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哀溺文序創作背景

  從“永之氓”等內容結合寓言諷刺主題來看,《哀溺文并序》應與《蝜版傳》等寓言同為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期創作的。

 

參考資料:

1、江建高,《貶時弊與抒孤憤——柳宗元寓言散文略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 29(9):6-8

2、霍旭東.歷代辭賦鑒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1:712-715

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27-33

4、張曙霞;柳宗元與永貞革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6

哀溺文序鑒賞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詞簡省淺近,人物特點卻入木三分,體現了柳氏寓言一貫的特點。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主要刻劃了溺死者要錢不要命的心態,使全文敘述相當精煉,人物形象十分生動傳神。

  正面描寫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行動描寫,“盡力而不能尋常”,暗示錢的累贅;二是語言描寫,“吾腰千錢,重,是以后”,說明他明知關鍵在錢,卻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寫,兩次“不應,搖其首”,說明他要錢不要命,至死不悟。

  側面烘托也是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反襯,“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從而反襯他今日“盡力而不能尋常”的反常行為;二是對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與本來游水本領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達彼岸進行對比。三是用“己濟者”的呼號,從側面揭示他的蒙昧自蔽。

  作者通過三個正面描寫和三次側面烘托,在簡省的白描中通過強烈而深刻的對比,戲劇化地突出了人物性格物征,深刻而令人警醒地彰明了“哀溺”的主題。

  從細節運用與結構分析方面來看,此文也可圈可點。

  在永州民眾“咸善游”,而水“暴甚”,幾人渡河,船破于中流的背景下,眾人皆游。“咸”點明人人都水性好,即使水“暴甚”,本來眾人也可以游至岸邊。

  “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一筆轉折,使讀者注意力自然聚于此“一氓”,而后又特借“其侶”來點明,這個“盡力卻不能尋常”的人正是“善游最也“之人,那所有人都不禁要問“今何后為”了。

  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腰纏千錢,財難舍,可謂“氓”之常情。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

  讀者都要問“何不去之?”了,生死危機下,應該“去之”了吧?結果“氓”“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

  對這樣要錢不顧命的人,人們都忍不住喊出“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的勸誡。

  出人意料的是,“氓”“又搖其首。遂溺死。”這一轉筆,直讓人慨嘆竟然真有這樣要錢不要命的人,何其可悲。再回想前文,這人是“咸善游”的民眾中“善游最也”之人啊——這樣的人,竟是溺死河中。為何?已不言自明。

  小小篇幅,重重鋪墊,層層對比。設懸念、作伏筆,起承轉合,多在細節處見匠心。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最后“合”筆之處,點明主旨,“善游最也”的“氓”為千錢便溺死河中而不顧,那“大貨”又會溺死多少“大氓”呢?

  “得不有”一句是理解整篇辭賦的關鍵,也是作者由“序文”過渡到賦文的橋梁。林紓在《柳文研究法》中說:“《哀溺文》與《蝂傳》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鎮之。……‘序’之結尾即曰:‘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語極沉重,有關系。”

  從故事到人物,從記述到描寫,都鮮明具體,活靈活現,如一篇“小小說”。這個被淹死的“氓”,錢迷心竅,愛錢超過愛命,死到臨頭還執迷不悟,最后終因金錢的拖累而被淹死,實在可悲而又可憐。可是從另一方面說,他在緊急的關頭,分不清主要、次要,依然戀錢不舍,又有些死得活該。柳宗元在“哀之”的同時,馬上想到“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從被淹死的“氓”想到正在被淹沒的“大氓”,從永州一件具體的生活事件想到整個社會現實。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 柳宗元的詩(193篇)

猜你喜歡

莼二絕 其二

宋代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登天安門城樓

近現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贈董士勉歸海州并問訊劉貢寓學正

明代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復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

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

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泊舟都梁亭二首

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