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詞三首
柳花詞三首。唐代。劉禹錫。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故取花落時,悠揚占春晚。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唐代]:劉禹錫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故取花落時,悠揚占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故取花落時,悠揚占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每到暮春時節,河堤、池邊、小徑旁、庭院里,總可見翠柳低垂,風吹柳絮滿天輕盈起舞,碧綠的柳條不斷地輕揚起柳花,總是別有一番精致與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總吟詠這柳花,韻味多多。
柳花俗稱柳絮,又叫楊花。在春芳殆盡的晚春,柳絮似雪,無根無依,隨風蕩揚,引起了詩人們的聯想和感概,表達著不同的感情。折柳贈別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行旅風俗,此風俗形成于秦漢。著名于西安市東郊的灞水上的灞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這里有“灞柳風雪”之稱,已列入“關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特別情境當中,總有折柳相送的場景細節。于是,古人的詩詞歌賦中就少不了“歌詠折柳”的意義。
劉禹錫這組詩一反前人詠柳的格調,詩中寫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這是由于劉禹錫參與變法革新失敗后,遭遇貶謫,他借題發揮,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憤。他把柳花寫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 〕
元代:
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雲為爾留。
:
陳振家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
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
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
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雲淨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禦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明代:
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後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遊偏奉六龍歡。
明代:
傅圭
案牘勞終日,何如此職清。坐談惟往圣,環立有書生。
棘院頻抽句,賢關久擅名。盡心期報國,端不負生平。
案牘勞終日,何如此職清。坐談惟往聖,環立有書生。
棘院頻抽句,賢關久擅名。盡心期報國,端不負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