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北禽

[唐代]:李商隱

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

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

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北禽譯文及注釋

譯文

溫暖的巴江是這樣的美麗迷人,我在身旁不懼四季風霜豈怕嵐煙瘴霧薰蒸。

即使我能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去朝拜蜀帝杜字,又怎么愿意逢著兇猛的蒼鷹?

精衛(wèi)不停地投擲小石,妄想把大海填平,大雁含著尖銳的蘆葦也難逃弓箭的傷損。

我正向那知來不知往的乾鵲,為什么不脫身遠遁由南向北飛到雕陵?

注釋

北禽:北來的飛鳥。

瘴:瘴氣,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朝:朝拜。杜宇:即杜鵑鳥,傳說杜宇本是古蜀國的國君,失國而死,化為杜鵑。

蒼鷹:性兇惡的猛禽,搏殺小鳥為食。此處代指嚴酷兇惡的人。

填海:指炎帝之女,因游東海淹死,化為精衛(wèi),經(jīng)常銜西山木一石去填東海之事。后常以“精衛(wèi)填海”喻人意志堅定不移。

铦(xiān):鋒利。矰(zēng):一種用絲繩系住以便于射飛鳥的短箭。

乾鵲:傳說中筑巢只取樹梢枝而不取墮地桂的鵲。此處意指奮力進取,不甘屈居人下的人。

雕陵:地名。《莊子》載莊周在雕陵一帶游賞,曾目睹一異鵲自南方來。

參考資料:

1、顧之京.李商隱詩歌精選: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37-38

2、李旭升.巴中詩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80

3、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14-16

北禽創(chuàng)作背景

  鳴櫓詩人于大中五年隨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邪至成都,見聞蜀中除跟吐蕃和黨項之間的民族糾紛外,還爆發(fā)了蓬果二州的農(nóng)民起義,知道這里并不是王道樂土。無論到何地任職,他都會充滿了一種憂讒畏譏的心理;但讒雖可憂,卻不可避;譏雖可畏,卻也難防,這么一來,詩人竟是連明說的勇氣都沒有了。這首詩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參考資料:

1、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14-16

2、鄧中龍.李商隱詩譯注·第3卷:岳麓書社,2000:1337-1338

北禽鑒賞

  《北禽》這一詩題,是動物的擬人化,實際就是自己的身世寫照。

  詩的前四句說自己不畏南方之氤氳瘴氣而來到東蜀柳幕任職,雖能見知于主人,卻無奈困于小人的讒口,備受嫉恨與排斥。詩人覺得自己像銜石填海的精衛(wèi)鳥和銜蘆遠飛的孤雁,小石終不可能填平大海,而孤雁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一切不可預知的襲擊。這正是詩人在梓州柳幕遭際艱危的寫照。詩人懷抱理想不辭辛勞自北南下,能得一枝之棲已屬難得,然小心力勞,不但理想抱負依然落空,競連生存本身亦重重困阻且時有隱憂。因此詩末興起遠離避禍之想,以反詰句自問:像乾鵲一樣有“知來”之智,為何不飛向雕陵以遠害呢?這是企盼之詞,飽含著詩人難言的苦衷,內(nèi)心焦慮而痛苦、自怨自艾而又無力自拔之意躍然紙上。然而就像填海失敗、避獵未成的精衛(wèi)鳥和秋雁,雖然弱小,卻有著填平大海的愿望和沖破強敵艚繳的斗志,詩人懷抱理想、風節(jié)耿耿,非但沒有表現(xiàn)萎靡猥瑣的姿態(tài),反而洋溢著堅忍不屈的精神,盡管他最后遭到偃蹇的命運,卻以其卓具雄心、英姿勃勃的形象而能引起人們的贊美和同情。

  全詩比喻巧妙,用典貼切,即鳥即人,物我一體,正如紀昀所贊:“字字比附,妙不黏滯。”為詠物之佳作。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結(jié)交行送武之文

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fā)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shù),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

贈筆生王伯純

元代謝應芳

時方用武我業(yè)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yè)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

唐代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望中條

唐代唐彥謙

虞鄉(xiāng)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滿江紅

清代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

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

青杏兒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zhuǎn),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