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初日
詠初日。宋代。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宋代]: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詠初日》詩是趙匡胤在靈山寺門前詠的。此詩一氣呵成,詩意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首二句寫一輪紅日噴薄欲出,赫赫炎炎,勢盛光艷。“光赫赫”,“如火發”,形如口語,把太陽初升時的壯麗景象描繪得活龍活現。后二句,詩人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并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鏟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所以陳巖肖贊嘆說:“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規模宏遠矣。”
唐代·趙匡胤的簡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于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年輕時曾經在少林寺學習武術。948年,投后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鄭州鞏義宋陵之永昌陵。
...〔
? 趙匡胤的詩(3篇) 〕
明代:
唐之淳
水生華發草毿毿,春半人家未浴蠶。一夜雨聲淮泗白,卻疑蓬底睡江南。
水生華發草毿毿,春半人家未浴蠶。一夜雨聲淮泗白,卻疑蓬底睡江南。
明代:
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誰道雲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
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
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橈。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
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橈。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
宋代:
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清代:
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司勳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