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古寺。宋代。高翥。 山路荒涼出小亭,土墻斑駁帶枯藤。欹斜古殿三尊佛,黯澹寒篝一點鐙。碣石半磨天寶字,禪房空老政和僧。頭陀禮拜迎人說,門外浮屠欠兩層。
[宋代]:高翥
山路荒涼出小亭,土墻斑駁帶枯藤。
欹斜古殿三尊佛,黯澹寒篝一點鐙。
碣石半磨天寶字,禪房空老政和僧。
頭陀禮拜迎人說,門外浮屠欠兩層。
山路荒涼出小亭,土牆斑駁帶枯藤。
欹斜古殿三尊佛,黯澹寒篝一點鐙。
碣石半磨天寶字,禪房空老政和僧。
頭陀禮拜迎人說,門外浮屠欠兩層。
唐代·高翥的簡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 高翥的詩(164篇) 〕
宋代:
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
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遊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宋代:
韓淲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
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鈎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裡,那能辛苦忘農桑。
明代:
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