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示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注釋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但:只是。

悲:悲傷

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無忘:不要忘記。

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參考資料:

1、黃念然.中國古典詩詞名篇選注集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8:第459頁-第460頁

2、李奎福.歷代名詩三百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2:第272頁

3、顏邦逸,趙雪沛.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教材 文學作品賞析:中國古典詩歌: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年03月:第394頁-第395頁

示兒創作背景

  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于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后的抗戰號召。八十五歲的陸游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參考資料:

1、顏邦逸,趙雪沛.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教材 文學作品賞析:中國古典詩歌: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年03月:第394頁-第395頁

2、楊桂華.古詩文全解: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05:第160頁-第164頁

示兒鑒賞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的光復。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陸游簡介

唐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 陸游的詩(8179篇)

猜你喜歡

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

宋代戴復古

美景能兼樂事難,愁來唯仗酒遮攔。

昂藏病骨兼詩瘦,料峭春風帶臘寒。

登郡城西樓

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

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丙申自壽

石任之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賀新郎二首 其一

清代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

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

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角招 其一

元代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