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高翥的詩 > 送劉允叔主簿歸山中

送劉允叔主簿歸山中

[宋代]:高翥

浮利浮名挽不來,故山歸去恰春回。

馬蘭旋摘和菘煮。枸杞新生傍菊栽。

庭樹夜留山鳥宿,洞門早為野支開。

明年我亦天臺寺,相伴芒鞋蹋古苔。

高翥簡介

唐代·高翥的簡介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 高翥的詩(164篇)

猜你喜歡

雪霽同滌塵至黃龍洞

李冰若

小別經三月,重游閱十年。竹深藏古寺,雪霽漲新泉。

黃澤祈無竭,紅梅待吐妍。徘徊舊池畔,不分已華顛。

澄臺

清代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

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

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

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次韻趙端明萬花園

宋代方岳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

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