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左丘明的詩 > 子產論政寬猛

子產論政寬猛

[先秦]:左丘明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è)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子產論政寬猛譯文及注釋

譯文

  鄭國的子產得了病。(他)對子大叔說:“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用寬厚(的政策)使民眾服從,其次(的政策)沒有比剛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眾望見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眾親近并和它嬉戲,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寬厚(的政策)難(以實施)。”(子產)病數月后死去。

  大叔執政,不忍心嚴厲,而施行寬柔政策。鄭國(因此)很多盜賊,(他們)從沼澤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說:“我早聽從(子產)夫子的,不會到此地步。”發步兵去攻擊沼地的盜賊,將他們全部殺滅,盜賊(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說:“好啊!政策寬厚民眾就怠慢,(民眾)怠慢就用剛猛(的政策)來糾正。(政策)剛猛民眾就受傷害,(民眾受)傷害了就施與他們寬厚(的政策)。用寬大來調和嚴厲;用嚴厲來補充寬大,政治因此而調和。《詩經》中說:‘民眾也勞累了,差不多可以小小休息啦;賜予城中的民眾恩惠,用來安撫四方。’(這是)施與民眾以寬厚啊。‘不要放縱奸詐,用來防范邪惡;遏止盜賊肆虐,惡毒是不害怕美好的。’(這是)用剛猛來糾正啊。‘寬柔對待遠方的民眾能夠使大家親近,(這樣)來穩定我們的王朝。’(這是)用和緩(的政策)來使民眾平安祥和啊。還有(《詩》)說:‘不爭斗不急躁,不剛猛不柔弱,實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匯集過來。’(這是)和平的極致啊。”

  等到子產逝世,孔子聽說了,哭泣道:“(他)是古代圣賢繼承人啊。(【子產繼承了】古人仁愛的遺風啊)”

注釋

選自《左傳·昭公二十年》。

(服)使…服從。

〔取〕同“聚”。

〔萑苻〕讀音huán、fú,蘆葦叢生的水澤,代指強盜出沒的地方。

〔汔〕讀音qì,接近,差不多。

〔從〕通‘縱’。

〔詭隨〕放肆譎詐。

〔絿〕讀音qiú,急,急躁。

〔遒〕迫近,聚集。

(慢) 對上司無理。

子產論政寬猛鑒賞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全文通過子產授政、大叔用寬以及孔子的評價,闡明了為政應當“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的觀點。這種觀點既是鄭子產執政二十多年內政外交的經驗總結,也是先秦儒家對歷史政治統治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提煉。后來,它便成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根本手段。文章觀點鮮明,層次清楚,結構完整;善于運用通俗淺顯的比喻說明深刻的道理;善于通過人物的對話、言論,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了子產、大叔、孔子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一篇頗具文學色彩的歷史短文。

左丘明簡介

唐代·左丘明的簡介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 左丘明的詩(68篇)

猜你喜歡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

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晨炊黃岡望海

宋代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

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贈越僧

明代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

解冤結 覓飯

宋代丘處機

北方一日,南方一日,共東西、四方交日。夢寐沉沉,且往來、游行銷日。待佗年、道心開日。百年短景,都來幾日。暗推排、今朝明日。不覺推排,到圣賢、嘉音來日。洞天開、是吾歸日。

十六字令

吳嘉謨

寒。日薄云輕午夢殘。無人管,花影上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