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唐代]:李白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

筑臺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飆起寒梧。

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

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

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友情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陶沔公真是逸興橫飛,與普通人那是相當的不同類。

他筑的高臺不方不圓,卻如同天上的半個月亮,并且與高高的城墻相對。

我們且在高臺置酒,邊看白云邊喝酒,豈不痛快?那討厭的秋風也想從高高的梧桐樹梢下來,湊趣喝一杯

蕭瑟的山巒走入遠方的大海,寬敞平坦的大地上羅列著桑樹。

城邊的湖水明亮如綠醅,讓我想起在浙江鏡湖的好時光。

總是要過長江到江南去,到鏡湖看看。但我十分愛戀單父琴臺的優美景色,并想暫時在那呆一段時間。

注釋

單父:古縣名,縣治在今山東省單縣。

陶少府:指陶沔。唐時稱縣尉為少府。《新唐書·李日仆》:李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租徠山,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半月臺:臺前方后圓,在舊單縣城東北隅,相傳陶沔所筑。(《山東通志》)

逸興:超逸豪邁的意興。

俱:同。

迥向:遠對。

城隅:城角。

商飆:秋風。

柘:樹名,樹葉可口養蠶。

平蕪:雜草豐茂的原野。

淥:清澈。

鏡湖:即鑒湖。其水清,澄明如鏡,故名。在今浙江省紹興縣。

過江去:指過長江到江南去。

踟躕:徘徊不進的樣子。

參考資料:

1、蔡守湘.歷代山水名勝詩選:甘肅教育出版社,1987年09月:第76頁-第77頁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創作背景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是詩人寄居山東時的作品,寫于天寶四載(745)。據記載,李白曾來單父四次,累計居住數月。其間常到琴臺飲酒作詩,以釋情懷,共留下了八首賦單詩句。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鑒賞

  此詩明顯是李白賜金還山回到山東單父(現單縣)所作,當時杜甫高適與他一同來到這里,當然是李白請客,唐玄宗剛剛給了他不少黃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饋贈,除掉給濟州道士們的錢,估計還有不少贏余,后來在這里造酒樓,以及在龜陰買的地大約也是用這筆錢.

  當時三人一定很爽,難怪杜甫到死都沒有忘記李白,吃了別人的嘴軟哈!那高適就有點不夠哥們了,幫助李白出獄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邊看熱鬧,其實,當時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兒的,恩,不哥們!

  單縣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較有名,李白當初也在這水邊喝過酒,就把這些照片一起發給大家玩玩.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

唐代韓愈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搗練子·初酒醒

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病起小齋即事

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

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詠三友花

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