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菩薩蠻·西湖

菩薩蠻·西湖

[宋代]:蘇軾

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

菩薩蠻·西湖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徐徐,湖上風雨瀟瀟,你剛想啟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會十分憂愁。

送行的佳人們的千滴淚,一起灑向錢塘江水。不用為分別而愁苦,你不見路上還有更多的人在灑淚相別。

注釋

①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后來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蕭蕭:同瀟瀟,形容風雨急驟。

③使君:漢代對太守或刺史的稱呼,這里借指送別的對象陳襄。

④漫:枉,徒然。

⑤朝(zhāo):早晨

⑥佳人:美女,指宮妓。

⑦斂(liǎn)雙蛾:即皺眉,此處指流淚。

⑧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別陳襄的杭州百姓。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221-223

2、徐康銘 .兒童讀唐宋詞圖繪.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1993年6月: 89

菩薩蠻·西湖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八月,陳襄罷杭州知州任,將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該詞是蘇軾在西湖送別陳襄時所作。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221-223

菩薩蠻·西湖鑒賞

  上片先寫天意留客。“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西湖上的晴雨變化是常見的現象,離任的太守陳襄將要遠行,卻被風雨留住。這是天從人意的美事,老天爺仿佛被送別的人們所感動,所以才特意以“蕭蕭雨”“留住”客人,滿足了大家的心愿,這是老天有情。接下來蘇軾筆鋒陡然一轉,“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為何這樣寫。接下去蘇軾又把筆鋒收回來,申述了一個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殺人”原來是離情再經過一夜的醞釀和蓄積,會變得更深更濃,到明天送別時一下子爆發出來,會把人“愁”死的!可見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經過這一縱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蘇軾將離情推向了縱深。

  下片轉換角度,寫動人的送別場景。“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這兩句寫“佳人”泣別,“佳人”是指送別陳襄的一群官妓,同“長河水”聯系起來,一方面是由于陳襄乘官船,從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別賦》中的詞語,“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水。”“佳人”泣別是情重怨深的表現,這就把離情推向了一個高潮。“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這兩句又峰回路轉,別開境界。蘇軾像是對“佳人”們說,你們還是收住眼淚吧,且看站立在大路兩旁的杭州百姓,他們哭得比你們還要傷心呢!廣大百姓自愿前來送別一位離任的地方官,盡情揮灑淚水,離別場面莊嚴、感人。可以說,這是百姓對一位官員的最高褒獎。蘇軾這樣寫,非溢美之辭。是蘇軾從側面寫出了陳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在把離情推向極頂的同時,也暗含著對陳襄流惠于民的贊頌。

  全詞無一處直接抒寫蘇軾自己當前的離愁,蘇軾僅僅是一個旁觀者而已。但又無處不滲透了蘇軾濃重的離情別緒。蘇軾在對實際生活觀察和體驗的基礎上,選取了獨特的藝術視角,出奇制勝,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岳忠武王墓

清代丘迥

明圣湖頭宋將塋,神州戮力想精誠。關張義勇原無敵,李郭功名竟未成。

沙漠何期歸故主,權奸乃敢壞長城。孤忠遺恨千秋在,大樹悲風日夜鳴。

寄景虛林先生

明代韓上桂

海岳先生白玉姿,金緗紫帙映青絲。當階時雨俄然足,入坐春風早自私。

蹭蹬一經元世業,沉吟五字是吾師。年來載酒知多少,好似侯芭數問奇。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

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三高祠

宋代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別饒子聞 其三

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

送慧上人之九頓嶺 其七 贈劉元善

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