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趙彥端的詩 >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宋代]:趙彥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鑒賞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久別重逢后卻要分離,那種苦痛是難以表達的。他聯想起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著名詩句。后來以此詩譜入樂府,名《陽關曲》,為送別之歌。但作者此時連唱《陽關》的心情也沒了,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客中送別,比王維居長安送友人西行時還更多了一層愁苦。因此,這兩句很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嘆了。

  “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這無邊無際的愁苦,該怎樣形容呢?詞人巧妙地將它融入于景物描寫之中,用凄切的寒蟬和暗淡的夕陽光將它側面烘托出來。“寒蟬鳴”為聲,“斜陽暮”為色;前者作用于聽覺,后者作用于視覺。這樣通過聲色交互而引起讀者諸種感覺的移借,派生出無窮無盡的韻味來。

  紀昀評趙彥端《介庵詞》說:“多婉約纖秾,不愧作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詞婉約而不“纖秾”,通篇未用一纖秾詞語,僅用的“陽關”一典也為一般讀者所熟知;不失為一首風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詞。

趙彥端簡介

唐代·趙彥端的簡介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 ? 趙彥端的詩(196篇)

猜你喜歡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

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春感

宋代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

經桃花夫人廟

唐代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甲寅八月約大田胡同登釣臺次舊韻 其二

明代張天賦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

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沈陽村居西軒即事 其一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