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

[唐代]:李白

猛虎伏尺草,雖藏難蔽身。

有如張公子,骯臟在風塵。

豈無橫腰劍,屈彼淮陰人。

擊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濱。

歸來泰山上,當與爾為鄰。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譯文及注釋

譯文

猛虎隱伏在尺把長的草叢,藏腿難蔽身。 有如咱張公子,飛揚跋扈在風塵。

難道你沒有橫腰而系的寶劍?只是韓信當初在淮陰的時候也受盡委屈。

你現在要擊筑去向北燕,在易水濱高唱燕歌。

等你歸來,我們相聚泰山上,我們一起隱居,當個好鄰居。

注釋

堯祠:祭祀堯帝的祠堂,在充州城東泗河金口壩附近,拿圮。張十四I李白友人,生平不詳。

猛虎:喻張十四。

張公子:即漢成帝劉驁。這里借指張十四。

骯臟:亦作抗臟,即高亢正直。

屈彼淮陰人:漢淮陰侯韓信失意落泊時,曾忍受淮陰惡少的胯下之辱,而終于功成名就。這里以忍辱全志的韓信比擬張十四。

擊筑:典出《史記·剃客歹lJ傳·荊軻傳》,言戰國末刺客荊軻游于燕市,曾與高漸離結伴,漸離擊筑,荊軻和歌,自抒哀樂,旁若無人。這里用燕市擊筑來點明詩人與張十四的深厚友誼。筑:古代弦樂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參考資料:

1、武秀主編.李白在兗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7-128

2、詹福瑞,劉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1-602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創作背景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是天寶四載秋(745)作于魯郡瑕丘(今充州)。

參考資料:

1、武秀主編.李白在兗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7-128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鑒賞

  詩中并沒有對堯祠一蒂景物描寫,而是引用典故,借以抒發感慨,排道悒憤。繼而詩人張開想象的羽翼,馳聘于人間天上,古往今來,任感情的波瀾起伏變幻組合。懷著美好的愿望入京,又經受幻想的破滅的失望而引起憤慨。人生無常,詩人感想萬千,宣泄于詩中。表現了詩人豁達奔放的襟懷、崇高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也表達詩人對當時朝廷感到失望而歸隱山林之意。

  首兩句:意思是猛虎伏淺草始終難以遮掩猛虎的身體,猛虎喻友人。

  第三、四句:“骯臟”二字表明張公子正直不阿的態度,“風塵”明指社會,暗指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奸佞得志,賢才受辱的黑暗政治。“骯臟”與“風塵”形成鮮明的對比,直言道出張十四因秉性剛直不阿,難以避免被人排擠、迫害的遭遇。暗喻是由于朝廷昏庸、權貴排斥,使詩人的政治抱負根本無法實現,而感到惆悵、苦悶以及憤懣。

  第五、六句:“豈無橫腰劍,屈彼淮陰人”是用了淮陰侯韓信受辱之典,意在表達猛虎伏淺草終莫能掩。在詞語的運用上,也表現出獨有的特色。上句“豈無橫腰劍”中的“豈”字與下句“屈彼淮陰人”中的“屈彼”二字,前后呼應,不但增強了語氣,而且一個威武不屈之士的形象也一躍然而出,表現出極大的力量。

  第七、八句:“擊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濱”無疑是借荊軻于易水河畔辭別高漸離之典,贊其為豪氣英雄。如此,于風塵漂泊中的張十四偉直不阿的形象躍然紙上。

  末兩句:明確指出詩人希望能與張十四一起隱居,反襯出詩人的政治抱負落空,使詩人感到失望而歸隱山林。

  全詩借助送別張十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理想的未來的深切向往。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

宋代廖行之

臘殘春到無多日,留得清芬伴傾椒。

卻放東風吹凍裂,遣渠堤柳又新條。

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

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蘇臺夜泊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與謝石秋、星樓、林湘畹、黃茂笙游岡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

近現代許南英

游憩超峰寺,登車日已曛。暮天銷薄靄,秋雨釀濃云。

老去思依佛,閒來欲與君。西風吹斷雁,拭淚拜孤墳!

餞高唐州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